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建设基地榆林就有2个。煤炭工业在全市各产业中占有绝对优势,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在煤炭工业发展中,我市统筹做好“加减法”,使煤炭工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煤炭产量突破2亿吨
煤矿数量减少900多
进入本世纪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榆林能源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年煤炭产量达到2.0929亿吨,同比增长35%,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96%,煤炭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稳居全国第二产煤大市位置。全市去年生产兰炭799万吨、焦油79万吨。同时,煤炭销售除神东公司生产的煤炭全部通过铁路发运外,地方生产的煤炭去年通过铁路发运量达到2200万吨,同比增长20%;通过公路销售煤炭1.01亿吨,同比增长36.5%;转化及其他工业用煤2226万吨,同比增长12.6%。煤炭行业对财政贡献突破120亿元。
同时,我市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先后关闭小煤矿900多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煤矿小而散、脏而乱,无序竞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局面。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市地方煤矿分三批进行整合,由389处减少到268处,减少121个。目前,全市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共完成开采设计方案82处,具备开工煤矿达42处。通过关闭整合,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集中度不断提升。
生产能力增加三倍
多安全生产创最好成绩
虽然全市煤矿数量被压了下来,但生产能力却得到了大幅提高,地方煤矿生产能力由2007年的2435万吨提高到8054万吨。
生产能力上去了,全市煤矿安全生产也取得历史佳绩,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各级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普遍重视安全生产,强化监管,深化煤矿专项整治,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技术改造,生产矿井全部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和坑口产量远程监控系统,积极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行综合治理。1999年至2009年,全市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远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煤矿安全生产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连续10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09年,全市地方煤矿共发生事故8起,死亡8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8,创煤田开发以来最好成绩,连续10年实现事故和死亡率“双下降”。
百家煤矿与科研院所合作
271户污染兰炭企业叫停
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了四届国际煤炭暨能源产业博览会、“煤炭科技万里行——走进榆林”、“榆林煤炭科技发展论坛”等活动,邀请上百名国内煤炭专家、学者云集榆林,举办讲座、演示技术成果、对接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全市有100多处煤矿与煤炭科研院所、装备企业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80多处煤矿解决了技术难题。
针对矿区环境污染问题,我市组织科研单位对矿区塌陷与生态修复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课题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开展采空区治理试点。同时,关闭了271户不符合产业政策、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的兰炭企业,保护了生态环境。
转化升级增加
无序竞争减少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煤炭工业逐步开始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转变,由资源粗放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的转变,“三个转化”进程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与转化并重、把转化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煤炭主业,实施项目带动,优化产业结构,新上了一批煤电、煤化工、煤转载能工业品项目,兰炭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得到优化,神华、兖矿煤间接液化和大型煤化工、煤电一体化等一批转化程度高、产业链长、采用国际顶尖技术的煤化工项目相继落地榆林。煤炭产品从单纯原料输出进入了实施转化的新阶段。全市煤炭转化率为15.69%,并且在逐年提高。
我市从加强运销管理入手,先后组建了煤炭运销集团、出口集团、榆神公司、矿业集团、煤炭运销管理站和铁路运输计划管理办公室,4个重点产煤县区分别成立煤炭销售服务站(票据中心)和煤炭运销管理站,“统一、规范、有序”的运销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地方铁路外运计划由过去的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800万吨,发运线路由1条增加到3条,发运站点从无到有,现已达到19处,公路计量站点达到36处。全市产销基本达到平衡,趋于合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