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煤城榆林,不再只盯地下

发布时间:2014-07-18 10:33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811
【字体: 打印

  当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将榆林经济推向不得不转弯的悬崖边时,榆林能否把目光更多地投到地上,用当初发掘煤炭资源的热情发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驶入榆林境内,一路向北,一幅绚丽多姿的塞上风景图在眼前展现:既有视野无边的草原风情,又有大漠孤烟直的沙漠景观;既有层峦叠嶂的黄土沟壑,也有黄河滔滔、白云悠悠的峡谷风光。难怪北京旅游专家组来榆林考察时曾赞赏:榆林是西北旅游资源的浓缩!
    “榆林旅游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如果做得好,文化旅游产业能成为榆林转型发展的先导产业。”榆林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刘东林充满信心。

                           旅游业的尴尬

    跨入新世纪后,煤炭经济的异军突起让这座沉寂许久的城市沸腾起来。本地人削尖了脑袋往涉煤行业入股,外地人成群结队地在榆林淘金。那几年,榆林似乎成了造就“一夜暴富者”的摇篮。
    “你想想,当时,发展能源产业能够让GDP迅速增长,根本无暇顾及旅游,更谈不上需要再通过旅游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位在榆林旅游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说。
    那几年,旅游业被忽视的同时也让当地旅游局的工作步履维艰。旅游局的工作地点被安排在榆林宾馆隔壁的小院落里。政府开所有部门大会时,很多次漏掉了通知旅游局。并且,旅游局送上的许多报告十有八九石沉大海。这样的工作环境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在榆林提出创新转型和2006年榆林市出台旅游业“十一五(2006——2010年)”发展总体规划后,状况大有改观。当时的规划提出,榆林旅游在保持榆林明清边塞重镇原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以绿化环境为切入点,以六楼骑街为品牌,以古城墙、古居民院落、古寺庙等老景点为支撑,结合广场的现代气息,以生态观念优化榆林古城旅游结构等等新的概念。
    “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宁夏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点,而榆林虽不乏强大的旅游资源,但从2006年才慢慢起步,步子不算快,确实错过了发展佳期。”一省旅游系统工作人员分析。
    从2006年起,榆林旅游踏入了前进但远未振兴的阶段。

                          漫长的摸索期

    贺勇是榆林一家知名旅行社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贺勇发现了榆林旅游的一大特点。“榆林人有钱了,旅游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他们不光走出去看国内各大城市,就连境外游也是家常便饭,我们把太多的榆林人送出去,但是把外地人接到榆林的却少之又少。”贺勇很纠结地说。
    而对于兴衰由“客”的旅游业来说,游客进不来又何谈发展?为此,榆林旅游业经过了漫长的摸索期。
    榆林旅游外事(侨务)局相关负责人坦承,榆林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龙头景区打造、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宣传促销等方面还相对滞后,与省内及周边省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长期以来,榆林景区的规划、开发建设等滞后,没有真正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景区,对游客难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景区建设资金投入不够,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目前,榆林

旅游业发展尚未形成可靠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资金不足使大部分景点规划滞后,开发建设形不成规模,缺乏竞争力。
    地接量小,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缓慢。榆林旅游汽车包价高、酒店团队优惠少、景点门票折扣低、旅游商品开发水平不高的状况,严重挫伤了外地旅游商组织团队来榆旅游和本市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的积极性,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长缓慢。
    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滞后,专业管理服务人才紧缺。职业经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一线服务人才包括导游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匮乏影响了全行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整个榆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寒冬里的机遇

    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价持续大幅度下跌。在煤炭经济作为其财政主要来源的榆林,遇到了如何让经济尽快实现转型的挑战。当然,这其中,也意味着榆林旅游的发展机遇。
    “煤价跌这么多,榆林必须转型,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榆林文化旅游资源这么丰富,旅游这块或许真能成为先导产业。”分跑旅游口的榆林日报记者马女士表示。
    随后,榆林旅游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2013年11月2日,由榆林市政府和陕文投、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有色及榆林民营企业共出资14亿元组建的榆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榆林旅游文化业没有市场投融资主体这一产业发展瓶颈。
    此外,在2013年10月出台的《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中提出,要把榆林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特色文化大市。具体的发展目标是创建6个4A级旅游景区,力争创建12个5A级景区。2020年招徕和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占全市GDP的5%。
    “旅游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经济收益,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并且榆林也有发展这种生态产业的先天条件。”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马耀峰分析。
    机遇当前,榆林旅游业的成绩也没有让关注的人失望。2013年,榆林全年共接待游客14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分别增长25.6%和28.2%。今年清明三天小长假,榆林共接待游客21.1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8万元,同比增长26.2%。

                           倒逼后的突起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榆林旅游业又如何实现倒逼后的突起?
    “我向许多搞旅游的专业人士也请教过,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转型都是依靠资源的,之前榆林的发展靠矿产资源‘暴富’,现在发展旅游依然要靠资源整合。”榆林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一工作人员说。
    在旅游业界有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焦作模式”。河南焦作之所以转型成功,最重要是有资源整合。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旅游方兴未艾,焦作市政府在煤炭资源枯竭倒逼之下做出发展旅游的抉择。并且,焦作位于中原地带,交通便捷,自然环境相对周边有比较优势,河南以龙门石窟和少林寺等文化、文物丰富著称,然而在焦作发现的自然景观,正好跟周围旅游资源达成互补

合作、组合,而非竞争。
    “参照焦作模式,我们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就是发展特色、打造品牌、加大投入、理顺体制,这是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所在。”榆林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要厘清榆林旅游项目开发重点,围绕特色,按照“一体两翼”产业总体布局,打造榆林古城、统万城、白云山、红碱淖、杨家沟、疏属山、东方红纪念园、毛泽东诗词纪念园、李自成行宫、杨家将古城十大景区,开发千里黄河风情旅游精华线、千里长城边塞风光旅游精品线、大陕北黄土风情特色旅游线、转战陕北红色旅游大环线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具体来说,要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对有潜力、县上有积极性的重大旅游项目将给予重点扶持。加强文化旅游高度融合,推进榆文旅开发打造榆林文化艺术中心、榆溪河文化公园、统万城等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形成以榆林城区为中心的1小时旅游圈和多条精品线路,丰富自驾车旅游线路。同时,立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层次多样、串联性强、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使靖边统万城、丹霞地貌和神木石峁遗址、杨家城等一批新兴景区建设有所突破。构建起以住宿、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交通、旅行社为主的六大旅游支撑体系。
    “旅游是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现代产业体系,旅游是必不可少的板块。”刘东林表示,“对于榆林来说,旅游业必将实现倒逼后的异军突起,必将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新增点。”
    就旅游业如何成为榆林经济的新增点,马耀峰提出,首先是榆林有强大的非主流文化和原生态景观,这本身是榆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要明确资源和产品是两个概念,如何有效开发才是关键。其次,充分发挥榆林强大的经济后盾作用,加大投入,加大市场的营销。第三,要抓住西安这个客源地,走出去向东南发展,向渤海靠近。最后,重视游客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出游目的,让旅游真正占据经济增长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