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生活在咱农村比城里人都洋气,就连种地,不仅有中央的一号文件,而且区上也出台了“一号文件”,保障咱们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元旦刚过,岔河则乡河口村的村民赵贵华和往常一样,来到灯炉滩集镇置办生活必需。顺道,他想在集镇上和邻村来赶集的老汉儿拉话聊天。
老赵所说的榆阳区“一号文件”就是2014年初该区出台的《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机制、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七个方面推出了30条富有改革含金量的举措。一年来,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榆阳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在土地流转、镇村建设、农田水利基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
产权制度改革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榆阳“一号文件”把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农业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北部草滩区重点抓好细碎化整合,南部山区重点抓好整村、整组、整山成片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同时,加大财政奖补和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出(受)让方给予奖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除享受财政奖补外,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基建、农机农资良种补贴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目前,已探索形成以马合镇麻生圐圙村为代表,将10万头规模养猪基地与万亩集中连片玉米高产创建相结合,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种养结合、规模养殖、清洁生产,开辟了北部滩区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新路子的村组主导型模式;以鱼河镇南沙村为代表,将零散农田集中流转、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日光温室和拱棚,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果菜,成为川道区设施农业发展核心板块的产业关联型模式;以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为代表,企业家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全员入股经营,筹资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观光农业返乡的企业家带动型模式;以刘千河办事处新寨村为代表,由单家独户的承包地入股建设规模化旱作农业示范园,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入股型模式;以岔河则乡为代表,将土地流转与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引进大地种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节水灌溉、马铃薯良种繁育、设施种草等高效农业的现代农场型模式。全区累计整合流转土地70.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8%,有效整合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创新实施“三个美丽”工程
榆阳“一号文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四化同步的突破口。启动实施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社区)、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工程,制定出台农村新型社区(农户)建设规划设计规范和配套奖补办法。美丽小镇建设,区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对金鸡滩、补浪河、小壕兔、镇川、鱼河5个乡镇的集镇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金鸡滩镇田园城镇建设被列入全国重点镇盘子。美丽村庄建设,提出“布局优美、环境秀美、产业精美、生活富美、服务完美、社会和美”六美标准,市、区两级投入资金880万元,撬动民间筹资3000余万元,建成黄家圪崂、黄崖窑、南沙、麻生圐圙、什拉滩、上河、王兴庄、赵家峁、刘山等20多个美丽村庄示范村。美丽农居建设,设计推出10套“美丽农居”户型,农户按照设计户型修建房屋的,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补助2万元。已在巴拉素、金鸡滩、小壕兔等乡镇建成美丽农居示范户51户,兑现奖补资金102万元。
创新农田基建理念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景观化
榆阳“一号文件”把农田水利基建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生命线工程,创新实施“五个注重”管理机制。一是超前谋划流域治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建设相结合的水利水保重点项目;二是以土地规模化流转承载农田水利基建,鼓励在规模化流转的土地上实施高标准的农田基建,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优质牧草等产业和适度规模养殖,推进治理区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三是注重规范管理,按照前期工作精细化、施工建设规范化、竣工验收科学化、运行管护制度化要求,加强全程监管,严格责任落实;四是注重技术创新,在黄土丘陵区和干旱半干旱农作区率先探索“小平原”式的高标准农田基建,积极推广梯田土方零平衡设计与施工、山顶缓坡大块地段修建高标准农田、零散坡耕地机修水平阶等农业新技术,实现立体防护治理;五是按照“山水田林、草路园村”综合治理模式,全力实现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去年秋冬,集中打造的古塔镇韩家梁项目区、刘千河乐家畔项目区、余兴庄陈家沟项目区3大核心治理区,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9.96平方公里,造田3200亩,将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黄土丘陵变成了“机械化、生态化、景观化”的优质基本农田,树立了山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