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把马铃薯叫“土豆”。定边县刚刚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马铃薯主粮化示范县,使榆林的马铃薯产业走上升级之路。政策刺激下的产量增加不可避免,因此对于增收依赖马铃薯价格的当地农民来说,主粮化在开始阶段成为“双刃剑”。如何实现国家的主粮化战略,同时又保证农业增收,是陕北农业面临的一大课题。
1月6日,随着中国农科院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的举行,马铃薯主粮化被高调提出。与此同时,定边县成为马铃薯主粮化在西北地区唯一一个示范县,鼓舞了榆林农业生产者对马铃薯产业的信心。作为我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优生区,主粮化为榆林的农业将带来什么?定边县如何能既推进主粮化战略,又促进农业增收?
为什么是定边
在日前举行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中,列席的有宁夏、浙江等省区的省级行政机构,还有十几个省区的农业厅,定边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政府参加此次高规格会议,并随即被定为马铃薯主粮化示范县。
为什么是定边?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泓说,定边是全国的马铃薯大县,从2007年开始,就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马铃薯产地。因为定边良好的资源和基础条件,所以农业部进行 其实在农业部实行主粮化研究之前,定边县就农业中的第一产业马铃薯如何走得更远进行了不懈探索。作为农业科技的主力,定边县科技局较早就开始了如何提升马铃薯产业水平的研究。定边县科技局局长高瑞东说:“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对马铃薯产业的另一大制约因素在需求和市场,为何我国对马铃薯的消费水平和欧美国家差距这么大?除了饮食习惯的不同外,主要是欧美首先把马铃薯当主粮,而我们当蔬菜。什么时候马铃薯成为我们的主粮了,马铃薯产业便会上几个台阶。”
改变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当然不是定边县所能为,但定边县为马铃薯更多的走上人们的餐桌作着不懈努力。在该县从2007年开始举办的几届土豆节中,一直努力将马铃薯这“世界第一蔬菜”变身主食走向人们的生活。
正是由于对马铃薯产业升级的不断追求,当农业部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研究开始后,一直与农科院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定边县科技局,敏感地把握了这一契机。县科技局局长高瑞东拉了一车各种品种的定边马铃薯,驱车送到一千公里以外的中国农科院,请农科院进行化验实验。农科院研究所用定边马铃薯作出了面条、馒头、饺子等主食,品质口感俱佳,实验成功。此后一年,中国农科院对定边马铃薯品质进行了持续实验。
2014年8月,农业部、农科院组织专家组来定边考察,对山地、盐碱地各种土地进行了详细勘验。最后,调查组以定边为主体形成了《马铃薯主粮化调研报告》,从实验和理论上确定了主粮化的可行。在当年10月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用定边马铃薯做成的主粮展出,获得全国各地与会者的认同和接受。
今年1月6日,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在中国农科院召开。定边县县长温江城受邀发言。温江城指出了定边在全国的优势,也道出了定边的困扰:100万吨的产量,为何近年一直增产难增收?如何走出困扰,让马铃薯成为稳定的富民产业?
此次会议决定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也直接把定边定为主粮化示范县。定边县科技局局长高瑞东说:这是定边作为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的体现,是科技攻关的发力,定边走在了全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最前端。
主粮化:“全粉”来实现
走在马铃薯主粮化最前沿的定边县,将如何把马铃薯变为主粮?
定边县农业局局长纪风光说,定边在马铃薯的种植、科研、组织化上较强,搞马铃薯主粮化的最大问题是加工比例小,目前只有总量的10%用于加工,定边将把扩大全粉加工作为主粮化的突破口。
全粉保留了马铃薯的全部营养,是马铃薯变为面条、馒头甚至是薯片的基础产品。
定边县2015年将开始一系列措施推进主粮化。建5千到1万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在南部山区种植20万亩旱作雨养高淀粉马铃薯;成立5个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提高雨养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建设两套总产能6万吨的马铃薯全粉生产线。由于1吨全粉需要马铃薯7吨左右,仅这两个厂年可加工40多万吨马铃薯;增建储存库,让百万吨鲜薯保存得更好;建设马铃薯全粉粮库;培育企业转化农科院的主粮化成果……
定边县农业局副局长罗志岗说,如此则几年后全粉厂、淀粉厂加工近50万吨,鲜食外卖50万吨,作为种薯、自用20万吨,对于定边年120万吨的产量来说,这个结构更为合理,也更为有利。主粮化主要靠6万吨的马铃薯全粉来实现。
如何享受主粮“待遇”
马铃薯全粉被认为是主粮化的主要载体。
实施主粮战略后,定边百万亩马铃薯中近一半要靠全粉、淀粉产品来实现价值,这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全粉的价格低,种植户收益将难以保证。
而马铃薯全粉的价格在近年来恰恰是农产品中波动非常剧烈的,近几年在最高一万二千多元到五六千元之间经常波动。榆林市农科院院长常勇认为,只有将马铃薯全粉视为面粉一样的主粮,并且像面粉、大米一样进行价格调控,让全粉像面粉、大米一样价格趋稳,才能让马铃薯产业稳定下来,主粮化才能顺利开展。
由于更适宜作为主粮的高淀粉品种和更适宜作为蔬菜的品种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较为接近,因此许多定边马铃薯生产者担心,马铃薯总体产量扩张后,可能会造成价格进一步走低。“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定边县农业局副局长罗志岗说,“我们预测在主粮化初期全国的种植面积会明显增加,马铃薯价格很有可能会下降,这是对我们的一大挑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如何面对可能如期而至的价格波动?在1月21日举行的榆林市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这个问题被与会农政官员、专家热议。
与会专家、农政负责人一致认为,要尽快落实马铃薯的主粮“待遇”:价格保护和价格调控。如果马铃薯也像小麦、水稻一样有最低收购价,全粉也像面粉、大米一样受到合理调控,就不会因种植扩大对农民收入造成太多冲击,这将是马铃薯主粮化不断推进的保证。
如何培育消费市场
在一些农业产业界人士看来,主粮化的关键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加工业的发展。而在另一些人看来,马铃薯主粮化更重要的是市场和消费。
陕西马铃薯第二大县靖边县农业局局长刘保说:“马铃薯主粮化的实施关系着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实践层面看,尽管有国家的引导扶持、补贴,但是如果作为主粮的消费和市场赶不上,农民还是不愿意多种。因此在主粮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可能会出问题。”刘保认为农民认的是价格和市场,因此促进消费和需求是关键。
定边县农业局副局长罗志岗说:“端在碗里,吃在嘴里才叫主粮,现在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企业也热情高涨,但能否上到餐桌?不由农民和加工厂说了算。关键看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否和市场、消费者同步、接轨。”
那么,马铃薯主粮消费的需求如何撬动?市场如何培育?饮食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和企业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宣传、引导和渗透,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过程。有人认为应该补贴消费,从而促进需求,形成市场。对此,浙江大学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定军教授说:补贴消费者作用不一定显著,如果能补贴给主粮加工者,使马铃薯的主粮产品具有竞争力,从而得以走上消费者的餐桌,逐渐形成消费习惯,才能有长久的需求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