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北依内蒙古,西靠宁夏,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延安毗邻。万里长城由西向东北穿越而过,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以南为丘陵沟壑区。这里曾是一块悲壮的土地,人们祖祖辈辈住着土窑洞、毛柳庵,与漫漫黄沙为伴。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资料显示,建国前的100年里,榆林的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21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21个村庄、100多万人口受到风沙侵害。榆林已成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地和日益肆虐的沙魔,榆林人打响了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的治沙战斗,谱写出一首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治沙史诗,成就了“人进沙退、塞上江南”的治沙伟业。
一·治沙篇
远古的榆林大地,生活着猃狁、鬼方、犬戎、狄等游牧民族。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业生产。1500年前,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巡游到此,曾经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然而,问起现在的榆林人,没人相信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那么美,“我是80后,从小就生活在榆林。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到春天就刮沙尘暴,有时候能把天都刮成暗黄色,就算拿纱巾包着,最后还是一头一脸的沙子,特别可怕。”市民张静说。
并不是张静的记忆出了错。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连年战乱,屯军开垦,毁灭森林,毛乌素沙漠逐渐南移,再加上明末400年来的人口激增,人们开始无序垦殖,滥砍乱伐。昔日的美景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榆林也渐渐变成了张静记忆中的模样。
上世纪50年代起,榆林人就自发开始“抗击风沙、保卫家园”的艰难斗争。自那时起,治沙成了榆林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代代传承。历任党委和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坚持不懈,扛起指挥战斗的大旗,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榆林人发起了一次次向沙漠冲锋的战役——这些战役见证了榆林人征战沙漠的艰难历程。
飞播治沙:1958年,榆林开始飞播治沙,通过对30多个植物种的反复筛选,掌握了不同沙区类型飞播造林种草规律,建成全国沙漠第一个飞播试验区。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授予榆林《飞机播种造林的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
植树造林大会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榆林各地迅速掀起群众造林大会战,群众造林如星火燎原,15万名青年组成8000个突击队、远征队和专业队,在城内外大搞突击造林,30万名青少年,从黄河沿岸到无定河畔,展开声势浩大的采种、造林活动。
“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至今先后实施五期“三北”防护林工程,实现国家投资4.3亿元,净增林木面积600万亩,一行行碧树,一弯弯梯田、一片片田园,展示了林业建设的成就,昭示着绿色的希望和丰收的前景。
退耕还林:榆林市12县区4064个村庄、385689家农户、1271207人,完成造林278.9万亩,补贴粮款45.2亿元,守住青山就是留住良田,看护林木就是看护家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过去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天然林保护工程:2001年以来,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282.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飞播造林235.5万亩,新建苗木良种繁育基地1532 亩。
三年植绿大行动: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掀起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造林绿化热潮。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榆林环城防护林带、城区绿化、飞播治沙、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能源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建设“五大基地”:百万亩樟子松、百万亩长柄扁桃、百万亩优质红枣、百万亩“两杏”、百万亩沙棘基地。使全市林木保存面积大幅提高,把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三年来,全面完成八大工程和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造林30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0.7%增长到33%,“三年植绿大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林业富民产业稳步发展,“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的生态美景初步显现。
湿地面积持续增长: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理,榆林湿地面积达到125.5万亩,随着榆林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全市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一些濒危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曾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野生动物又重返家园。红碱淖、无定河湿地每年春秋两季候鸟迁徙数量近10万只,红碱淖湿地繁殖的水鸟有20多种,繁殖个体约2万只,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的繁殖个体1万多只,占全球遗鸥总量的9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种群繁殖地。星罗棋布的湿地翻开了以干旱著称的陕北高原的另一面美丽风光。
历经几代人的不屈奋斗,榆林治沙取得骄人的成绩。现在,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175万亩,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前的0.9%增长到33%,北部风沙区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半固定,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面积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建成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150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初步形成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有效降低了风沙危害,生态状况实现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二·人物篇
在与沙漠的不断抗争中,在“沙进人退”与“人进沙退”的拉锯战中,榆林大地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治沙英雄,他们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创新,以敢叫大漠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向茫茫沙海进军,向座座沙丘宣战,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榆林治沙的历史长河中。
上世纪50年代,定边县小摊子村的李守林,带领村民在“地坑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贫”的艰苦环境中,打出沙漠里的第一口水井,让这个以沙漠和盐碱著称的地方看到一丝绿色的希望。经过反复实践探索,李守林和小摊子村民创造性地开创出造“网框林”来固沙,不仅成功地治理了沙漠,而且开发出几千亩高标准的水浇耕地,堪称前人未有之功。至此,在毛乌素沙漠之南的榆林,找到了一条治理沙漠、发展农业的康庄大道。
小摊子的成功只是榆林人治沙的开始。向沙漠宣战,让沙漠后退,从此成为当代榆林人的不二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跟随着李守林的脚步,在治沙的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
治沙英雄石光银,定边县海则梁乡农民,中共十八大代表。1985年,他联合周围6个村子127户农民组建股份制治沙公司,开创了群众大规模治沙的新模式,目前,累计承包治理荒沙、盐碱滩25万亩,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色屏障,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杰出林农奖”。如今,72岁的石光银,仍然带领群众走在治沙的路上。他坚定地说:“我要把自己的后半辈子也奉献给治沙事业,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治沙女杰牛玉琴,从1985年起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十几年来她矢志不渝地和沙魔作斗争。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周围1904户家庭治沙种树1000多公顷,使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大部分得到治理,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或半固定,有效地降低了风沙危害,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为当地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片在陕西北部沙漠地区开辟出的绿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治沙典范区,得到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她的治沙基地被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被确定为靖边县共产党员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她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联合国“拉奥博士”等86项国际、国内及省、市级表彰奖励,牛玉琴几十年坚持造林治沙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她坚韧不拔、勤劳治沙的形象更像一座矗立在陕北大地上的精神丰碑。
50岁出头的张应龙,2003年辞去年薪数十万元的外企副总职位,回到神木老家造林治沙。最艰难时几乎倾家荡产,连房子都卖了。他曾经连续48天独自困在治沙基地,一个人影都见不到,孤独得要发疯,甚至出现了幻觉。而今,在他承包的那片面积接近一个马尔代夫的沙地中,植被覆盖率由当初的3%提高到70%左右。
这样的治沙人还有很多很多。治沙标兵杜芳秀,放弃北京生意誓将沙漠变成绿洲,1999年开始承包荒山造林,2001年创办“定边县秀海荒山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出“公司+农户”的植树造林新模式。
补浪河女子治沙连从成立到现在41年,轮换了14任连长,一直坚持治沙,这群姑娘们脱下红装换上军装,誓叫大漠披绿装。
朱序弼,矢志林业科研事业,多年来引种培育和繁育保护林木花卉植物1840多种,先后取得32项科研成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科普文章和论文200多篇,被群众和专家誉为“复苏植物生命的人”,曾获得“全国绿化奖章”等荣誉称号,退休后积极投身民间植树造林,义务指导乡间庙会创办各类植物园、树木园40多个,当地群众自发在卧龙山植物园为他塑像,尊其为“绿圣”。
“沙漠克星”漆建忠,1964年服从组织安排,到榆林从事治沙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的科研及推广课题,有15项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由他主编的《中国飞播造林》是世界飞播治沙史的第一部专著。1991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1998年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授予防治荒漠化和干旱区造林“最佳实践奖”,当地群众称他为“播撒绿色希望的人”。
榆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英雄。今年75岁的马大爷是榆林城区一名退休干部,在他的记忆里,二十多年前,榆林的西沙就是一片光秃秃的沙丘,东沙也是一片明沙,“你从名字就能知道当时是什么地方了,东沙、西沙说明当时全是沙子。”马大爷说,自己知道李守林,也知道牛玉琴和石光银,他们都是治沙英雄,这几年榆林的变化与他们分不开。如今的榆林天朗气清,外地人来了都要羡慕:“我儿子在西安,每次回来都感慨,还是咱们榆林空气好,蓝天白云,没有雾霾,住上两天走都不想走了。”如今的榆林人,出门在外最想念的除了家乡的味道还有那蓝天和白云。
七八月份的榆林大地,处处流淌着绿意。几天的采访中,人们都在诉说着榆林的环境变化,以及在这破茧成蝶的“生态蜕变”背后,凝聚着几代治沙人心血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三·精神篇
几代人励精图治,数十年披肝沥胆,逐渐凝练成了榆林独有的“治沙精神”。
榆林是革命老区,是“延安精神”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几十年的治沙斗争中,榆林人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感天动地。治沙战斗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们,坚持“与天地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改变贫穷面貌、追求美好生活”的敢为人先的气魄、“宁愿治沙累死,也不能被沙子欺负死”的豪迈气概。一代代治沙人在实践中孕育成不畏艰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敢为人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实奉献、追求和谐的“榆林治沙精神”。治沙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期延安精神在榆林现代化建设中的延伸与拓展,也与“三严三实”的要求一脉相承。
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榆林的开发建设又进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如今的榆林人,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治沙精神”,全市上下以建设“幸福榆林”为目标,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给榆林“治沙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这几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但榆林广大干部群众顶住了压力,扛住了风险,战胜了挑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振奋人心的新成绩:
榆林资源富集,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2011年起,煤炭价格一路下行,煤价仅是最高峰时的40%左右,煤炭生产由暴利变成微利甚至亏损。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榆林要努力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的“三个转变”。走资源深度转化的路子,努力延长能源产业链条,下工夫建成一批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能源化工项目,最大限度提升资源附加值,做大做精做强煤化工,真正实现能源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榆林围绕提质增效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向中高端迈进,转型升级迎难而上。中煤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等4个投资过百亿的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工业增加值176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
“榆林煤”进京入冀。去年,全国煤炭产量整体下降,而榆林却逆势而上,从打造“榆林煤”“榆林兰炭”品牌着手,抓住国家治雾降霾政策机遇,强力开拓京津冀、长三角市场,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兰炭产业量价齐升,让榆林煤炭产业发展实现突破。
中心城区三年大建设成效显著。过去的一年,榆林持续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累计开工市政项目6大类57个,完成投资13.6亿元。榆林大道北段等14个项目建成投运;长城北路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建成开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清洁”四大工程,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垃圾处理率达到95%,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中心城区14所新建学校和1所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2320个,极大地缓解了榆林城区的“上学难”“大班额”问题。
卫生方面,截至2014年底,城区医院建设已投入资金18.48亿元,计划共投入27.9亿元,新建医院面积达583785平方米,新增病床4189张,建成后城区病床总数达8704张,实现全市病床位总数翻一番。全市“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就医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交通方面,2012年启动“十一横十一纵”城区路网体系建设,建成主、次干道路72条100多公里,打通20多条“断头路”,城区“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还建成神府、榆绥、榆佳高速和沿黄公路,启动了绥德、清涧、米脂等一批过境线项目建设。
城市建设中,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投入112亿元实施5大类232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城区面积扩展到80多平方公里,城市边际线控制到400多平方公里。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榆林大道街心公园、大墩梁生态公园四大城市“绿肺”陆续建成开放,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一个生态宜居的榆林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体现着实干苦干、创新进取、持之以恒的“榆林治沙精神”。60年来实践和时间的锤炼,“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榆林独有的精神财富,汇聚成一种贯穿于所有工作上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扩展到榆林大地各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位榆林干部群众身上,成为榆林不断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弘扬榆林“治沙精神”,是彰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榆林“特色”,不仅体现了党的立业之本的奋斗精神,更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和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是榆林市大力践行“三严三实”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市委确定以弘扬榆林“治沙精神”为主题,认真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可谓高屋建瓴,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面对新常态,我们要坚持不懈弘扬榆林“治沙精神”,把“三严三实”的要求贯彻始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