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十二五”期间实施242个振南项目完成投资近65亿元

发布时间:2015-11-13 11:14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16
【字体: 打印

    11月11日,记者从我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投入振南资金16.74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11.16亿元,北部县区对口帮扶资金5.58亿元,振南有偿滚动发展基金2266万元,累计实施各类项目242个。“振南”资金对南六县的扶持和帮助,有力地带动了南部各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特色农牧业、工业化进程、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市二届人大《强化扶持,加快南部县工业化进程,努力缩短南北差距的议案》,使南部县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在全省整体上提升了30个位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进入“十二五”以来,市三届人大再次将110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振兴南部县域经济的议案》列为二号《议案》,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南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把工作定位提升到全面振兴南部县域经济的总体要求上来。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累计实施振南项目242个,预计到年底累计完成项目投资近65亿元,带动南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9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27倍,投入的不断增加给南部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南部县域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底南部县GDP总和达到277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7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7万元,年均增长2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年均增长900元。

  五年来共安排交通、水利、消防、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共45个,安排振南资金4.3亿元,占扶持资金总额的26%,加上中省市其他投入超过25亿元,干成了一些打基础的实事。累计安排南部县产业园区建设资金3.1亿元,占总额的19%,一大批中小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入园,预计到年底南部县的工业增加值将超过50亿元,是2010年的1.5倍,这标志着南部县产业结构步入重要的调整阶段。累计安排振南有偿资金2266万元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支持了子洲三丰油脂、佳县东奥牧业、绥德石雕等一批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的中小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农户入股等多种方式,形成合作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五年来累计安排振南专项资金3.9亿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重点扶持了绥德疏属山及黄土风情园、佳县东方红产业园、吴堡黄河二碛和古城景区、米脂杨家沟景区、清涧北国风光和太极湾景区等一批骨干旅游文化项目,着力打造沿黄和沿242国道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带,为南部县转型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五年来累计安排振南专项资金4.85亿元,占总额的29%,扶持了建设了一大批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体育中心、公园等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