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越变越美了,抬头蓝天长存,低头碧水长流,满城都是绿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人感到幸福。”榆林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外地客商投来羡慕的眼光,市民们感到的是这座城市的温馨和生机。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榆林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286天,在全省13个市区“蓝天成绩单”上排名第三位,商洛、安康分列前两名。
对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来说,面对日益趋紧的环境制约,榆林是如何突出重围,实现美丽榆林和经济发展双赢的?
标本兼治 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
推进工程减排,全年实施减排项目248个,新建脱硫脱硝设施138套,火电脱硫脱硝装机达108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5%。新建污水处理设施6套,新增处理能力6.9万吨/日,累计达到31.05万吨/日。列入年度省级重点的6个减排项目全部建成投运。
建设减排体系,新建在线监测设施52套,累计达230套,在线传输有效率、自行监测公布率、监督性监测公布率分别为82.93%、89%、98%,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以奖代补”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0898辆,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累计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24.38万个,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
深化排污权交易,举办竞买交易5次,成交金额达960万元。去年上半年,我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减排指标分别较2014年同期下降8.74%、8.07%、2.15%、2.46%,均超额完成任务。
严格准入
工艺落后污染项目不批
从空间管制、总量控制、项目审批3个维度,从源头上防范污染。项目审批做到“六不批”,即不符合产业政策、工艺落后、污染转嫁、位于环境敏感区、不在规划园区、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的5个项目设置“防火墙”,不予批复。
清理违法违规项目,对全市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督促各县区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对符合国家政策和环境准入要求的重大民生工程、生态保护项目等开辟绿色通道,主动介入,跟踪服务,优化审批环节,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综合整治
二级以上天数达286天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控制燃煤,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城区禁煤范围由108平方公里扩大到255平方公里。启动建筑扬尘监测系统建设试点,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各县区PM2.5监测站全部建成,开展正常监测工作。全年榆林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286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81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省上考核要求。
推进无定河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无定河、榆溪河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无定河流域污染治理已纳入全省“十三五”环境整治盘子。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和水源地保护,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铁腕执法
征收排污费2.32亿元
铁腕执法,组织开展9个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立案查处520起,罚款3400万元,启动按日计罚12起。
征收排污费2.32亿元,同比增长6.86%。移送环境违法案件4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4起。督促80户重点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7次,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17起。
立足生态
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推进
协同推进农村生态,启动创建省级生态县3个、生态镇16个、生态村30个,创建市级生态镇17个、生态村108个。神木、靖边、清涧3县进行集中连片整治。44家畜禽养殖企业建成污染防治设施。启动了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研究塞上生态名市建设路径,为建设“塞上生态名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握重点难点
划定8类生态红线
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划定生态红线。编制完成《榆林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案》,全市共划定8类生态红线,生态功能保护总面积达23304.68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54.3%,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
环境“网格化”管理,出台《榆林市全面推行环境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县、乡、村三级网格划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效能化、智能化。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11家企业投保107.9万元,建立风险保障金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