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市共青团改革方案》正式印发

发布时间:2017-12-05 18:45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130
【字体: 打印

     近日,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印发《榆林市共青团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榆林共青团改革大幕由此正式拉开。
    《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印发后,榆林团市委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迅速启动了全市共青团改革工作。一是扎实调研,广征意见。2017年3月至6月,团市委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学校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先后召开各团县区委负责人、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一线青年等5次改革系列座谈会,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14条。二是总结经验,研究起草。在深入学习贯彻《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共青团陕西省委改革方案》精神和全面总结各地的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榆林市共青团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三是深入沟通,修改完善。多次向市委分管领导征求意见,先后向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等10个部门征求意见,按要求报团省委评估并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榆林市共青团改革方案(送审稿)》,经市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以市委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
  《方案》明确了榆林市共青团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方案》提出,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坚持青年导向、问题导向,虚功实做、难事长做,自我革新、主动作为,组织动员全市广大青年在全省追赶超越中实现好“榆林使命”。 《方案》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青年群众问题,解决基层团组织“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的问题,发挥好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找准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各类主题活动,团结带领全市团员青年为助推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方案》提出了四大方面、30条改革举措。
  第一,改进运行机制。改革优化机关机构和职能,坚持“稳市强县”的原则,市级团委编制保持不变,充实县级及以下团委工作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担网络新媒体、“青年之声”等工作;建立各级团组织委员会向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制度,每年全会召开前向代表征求对下一年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委员重点发言制度,推动委员就全会议题开展前期调研,在全会上围绕议题建言献策,促进全委会民主科学决策;建立向团员青年征求意见、邀请专业人士列席会议等制度,强化常委会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扁平化工作机制,注重运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推进“智慧团建”,实现对团员、团干部的直接动员和重要信息的扁平化传递;完善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青年代表、网络新媒体第三方测评等考核评价手段;建立团市委机关经常性开放制度,搭建直接面向青年的工作平台;建立常态化下沉机制,落实“4+1 ”等工作制度,团市委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增强团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代表性,市第四次团代会召开时,团市委常委会、委员会和团代表中基层和一线代表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50%和80%。
    第二,改革团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推动党委组织部门制定符合团组织自身特点的考录、遴选团干部的规则,把团的岗位作为优秀年轻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培养群众工作作风、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采取“1+2+X ”模式配备团委机关工作力量(“1”指机关专职干部,“2”指挂职、兼职干部,“X”指团的工作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制定兼职、挂职团干部及团的工作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选配及管理办法,团市委增设1名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领导班子中非专职比例达到50%;机关各部(室)分别选配1至2名挂职和1名兼职部门负责人或普通干部;将团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推荐团市委干部参加各类重要教育培训;
加大从严治团力度,突出思想建团,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团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推进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实践,增强团干部党性修养;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实践,深入实施“1+100”、“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等活动。
    第三,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深化“十大杰出青年”等典型选树活动;开展青年创业大赛等青年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培育青年创业组织,推动建立与职能部门、服务机构、创业青年协调链接的工作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关心帮助贫困家庭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青年脱贫致富,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培养各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深化“保护母亲河”等环保活动,引导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化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传统品牌,打造青春驿站、青年之声等新的时代品牌,形成共青团工作品牌体系;推动涵盖福利、保护、司法的地方未成年人法规的制定、实施和执法检查,加强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防治,更好发挥榆林市未成年人保护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榆林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作用;推动制定政府向团组织职能转移清单、通过团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的目录;支持每个乡镇、街道团委每年2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加强改进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到2017年将初中毕业班、2018年底将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分别控制在30%、 60%以内,到2025年努力将总体团青比例降低到30%以内;以“智慧建团”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 服务网“ 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共青团+互联网”的格局;以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春驿站” 建设为重点,将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七彩小屋等平台统筹纳入“青春驿站” 品牌体系;创新和完善“流动少年宫”、“红领巾大讲堂”等品牌互动,探索举办“冬、夏令营”活动方式方法;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补充到基层团委,为全市156个乡镇团委各配备2名“团青助理”,为全市21个街道办团委各配备2-3名“团青助理”;通过呼包银榆经济区青年汇跨省区创造性地开展青年事务合作,搭建青年工作新平台,探索青年工作新路径,促进青年工作新变革;突出榆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协调作用,为榆林发展吸纳更多要素、拓展更广空间;坚持榆林市希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社会化道路,实现扶助精准化,引发社会共鸣,关注全市广大青少年发展事业,特别是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子的学习生活。
    第四,加大党委和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团市委工作汇报和专题研究青年工作会议制度,带动县级以上建立党委届内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党委研究青少年工作专题会议或党政青少年事务联席会议等制度;推动团建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将团组织建设情况、活动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在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中占比1%,并列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推动党组织将“推优入党”纳入党员发展工作规划,明确团员入党需听取所在团组织意见;制定《榆林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制定相应规划,注重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链接;推动设立乡镇(街道)群团岗位编制,探索县乡两级团干部统筹使用,确保乡镇(街道)团组织有人干事、有人负责。
  《方案》要求,坚持上下联动,做好与团省委重大改革举措的衔接工作,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带动各级、各领域共青团结合实际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形成榆林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