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防治土地荒漠化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6-15 08:5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602
【字体: 打印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则梁……”三四十年前,这段流传于定边县白泥井镇海则梁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群众世代“因沙致穷”的生活面貌。

如今的白泥井镇,万亩绿海萦绕,1.6万座拱棚鳞次栉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热火朝天。人均纯收入突破两万元的白泥井人,正紧盯着“人均一座拱棚”目标,携手前行在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上。

堪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因何而生,答案必然是不一而足。但若说起其根源所在,答案便是治沙造林。

昔日黄沙梁

今成米粮仓

“扬沙天气明显少了,沙尘暴这样的极端天气更是少见”“过去城市周边满眼都是沙峁、沙丘,现在则几乎看不到黄沙梁了”“现在的天更蓝了,降雨量明显增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谈起治沙造林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榆林人都能给你聊上几句。但从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提供的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图上,我们可以得到更直观的对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荒沙遍布,以黄色为主的色调看上去甚是刺眼;再看当下的遥感图,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大片的绿色让人眼前一亮。

“一场大风沙可以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把茁壮的秧苗打得秆断叶无,要么就是把庄稼全部埋没,就算是一般年景,地里的庄稼也要种上三四茬。此外,因为风沙侵害,村民的茅庵草舍不几年就会被沙子淹埋,大家只得无奈另选新址再建宅第,我记得光我们家就搬过九次。”谈起儿时对于风沙灾害的记忆,全国治沙英雄、十八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至今心有余悸。

当时的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类似的情况绝非个例。据有关数据显示,解放初期,榆林林木覆盖率尚不足1%,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淹埋,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但从那时起,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人凭借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向毛乌素沙漠的860万亩广袤黄沙发起了挑战,成功谱写了“人进沙退”的世界生态奇迹。

“红柳舞清风,良田漾碧波。”甫入定边县堆子梁镇庙湾村,遍野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过去,这座地处陕蒙交界地带的小村庄,同我市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广大农村一样也曾饱受风沙之苦。在防治土地荒漠化系统工程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该村通过基本农田整改、秸秆还田、“万亩地膜玉米创高产”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技术攻关田玉米亩产量1363.9公斤的可喜成绩,打破当时全国单产纪录,昔日的黄沙梁完美变身为米粮仓。

榆林治沙人

织就“绿色梦”

一样黝黑发亮的皮肤,一样粗糙结茧的手掌,一样韧劲十足的性格……

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普通农民,有坚强如铁的七尺男儿,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榆林治沙人。

恰如每一抹绿色都有一段故事一样,在记者眼中,每一个治沙人都是一段传奇。

“地坑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贫。”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村村民的生活同样苦不堪言。抱着能填饱肚皮的初衷,村委会主任李守林在村内组织起两个造林合作互助组,与28户贫农一起开始了治理荒沙的新长征。

从引水拉沙到造林打井再到拉土压沙,1978年小滩子村造林面积已达8000亩,建成机井63口,可灌溉耕地1500亩,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2000亩上下。该村还通过发展柳编厂、经济林、发电站,使得村集体资产达到52万元。

1984年,辞掉“铁饭碗”扎进茫茫沙海的石光银,曾在南海则林场初战告捷,也曾在狼窝沙屡败屡战;石占军子承父业曾让他欣喜万分,但儿子的意外去世却让他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在石光银手中,已有25万亩国营、集体荒沙、碱滩地得到综合治理,治沙树种也在逐年、逐步实现优化革新。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大潮中,石光银又按照“兴绿富民”的理念,依托“村企联建”模式在定边镇十里沙村组建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将自己经营多年的60亩果园移交村集体管理,在带领全村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以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女人能顶半边天,在榆林的治沙人中又怎能少了巾帼风采。上世纪80年代初,牛玉琴与丈夫张加旺承包了万亩荒沙开始治沙造林。经历了丈夫因病去世的变故,她仍不坠青云之志,用30年的不懈努力亲手在毛乌素的茫茫沙海中栽种树苗2700余万株,先后将11万亩荒沙变成绿洲。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她“拉奥博士奖”,她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劳动模范”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传承治沙精神

助高质量发展

“治沙已经成为我一生唯一要干的事业。只要我一天不死,我就要植一天的树,我的儿孙也要把这件事情继续下去。”

“林子不是一代人就能造完的,创业容易守业更难,看见我的孩子们愿意继承治沙事业,同时还有文化、懂技术,比我强,我很高兴。”

在记者眼中,石光银与牛玉琴两位治沙英模朴实无华的话语,就像北山愚公的那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也正是这两句话,凝练地表达出了榆林治沙精神的真谛所在。

回顾榆林的治沙造林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历届党委、政府即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方针,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不仅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历史性飞跃,还萌发孕育出了以“不畏艰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敢为人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实奉献、追求和谐”为内涵的榆林治沙精神。

榆林人对于治沙精神的学习与传承,从来都没有间断。从1974年的第一批54名女民兵开始,40余年间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先后换了14任连长,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换茬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治沙造林事业一路传承。依托科技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恢复惠民工程”、国家林业局“长柄扁桃推广示范项目”等项目支持,新一代榆林治沙英模、全国劳动模范张应龙在科技治沙造林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近年来,在我市探索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榆林治沙精神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6年,在全面完成“三年植绿大行动”和“全面治理荒沙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我市全面启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行动,将北部沙区以樟子松为主的绿色防护林带作为重要建设内容。2017年,我市又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在把12个县市区打造成碧野护城、绿脉绕城、翠林拥城、清波映城的森林城市的同时,继续加快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建成全国最大的樟子松人工林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沙地柏林基地。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治沙精神的引领和鼓舞下,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榆林将会筑就更加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