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金秋,喜获丰收。为了加强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成就宣传,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助推全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及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省市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秋收行”主题宣传活动。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塞上金秋·丰收喜悦”专栏,刊发系列报道,宣传各县区的农业举措、成效、经验。
又到金秋季,又是好收成。金灿灿的水稻、黄澄澄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一片连着一片,长势喜人,谷穗饱满,处处传递着丰收的气息。这是9月19日,记者随“秋收行”采访团走进横山县采访时看到的喜人景象。
“丰收了,大丰收,水稻、玉米、高粱、土豆都长得好,咱农民干活也有劲多了。”党岔镇北庄村村民任德伟指着自家的一片庄稼地高兴地说。他今年种的几种农作物均喜获丰收,其中种植的110多亩水稻,去年亩产量是700斤左右,而今年亩产量“上1000斤没一点问题”,预计各项总收入可达30万元。
距离任德伟家的庄稼地不远处是一家小杂粮收购、加工企业——横山县通远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一走进公司大院,就可以听到轰鸣的机器声。在不同的车间,工人们正忙碌着分拣、包装、搬运小杂粮。据该公司董事长王岗介绍,公司每年在当地收购小杂粮3万多吨,付给农民的粮款有1亿多元,因今年横山县小杂粮普遍丰收,现在生产流水线24小时运行,其中全自动小米生产线,一小时就可加工小米1.2万斤。生产加工出的小杂粮产品近30种,不仅国内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仅我们公司每年的出口量就可达到1000多吨”。预计公司今年总销售额为2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5000多万元。
“早在多年前,横山的小杂粮就已卖到国外了,尤其是大明绿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被日本指定为进口免税检产品。”横山县农业局副局长王生利说。目前,横山小杂粮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全县继续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种植面积达47.2万亩,并在横山镇古水村的十九平塔建立了小杂粮示范园。
目前,“横山大明绿豆”“横山小杂粮”“无定河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形成品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