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榆阳区大河塔镇正悄然的发生着一些变化:村里老人生活有保障了,集镇环境有所改善,偏僻山区的道路通了,村里的人也开始返乡创业了……这一系列的变化真实有力的让大家看到了大河塔党委政府以务实的行动解决了群众难题、维护了群众利益、赢得了群众满意。
老年幸福灶——暖民心
走进大河塔村老年幸福院,几位老人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闲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他们在等待12点钟的午饭开始。
据了解,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到这里就餐,“一天三顿饭,只需要五块钱,早餐每天不重复,我天天来吃。”79岁的牛珍奶奶高兴地说。牛奶奶的儿女都在外地,老伴去世的早,一直以来独自生活,“夏天到了,天气太热,吃不进去饭,关键一个人在家吃着也没劲,现在老年灶开了,来这里人多,热闹。”
在老年幸福院里每天吃饭的有2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孤寡老人,年纪最大的是91岁。这些老人都有政府给予的生活补助,每天的就餐费用足够。“我每天能准时准点吃顿热乎的饭,儿女们在外边放心多了。”76岁的刘福珍老人说。老年幸福院的设施齐全,有健身器材、老年活动室、宿舍、浴室等,老人们闲暇时间可以休息聊天,也可以锻炼身体,或者三五成群打打麻将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晚饭过后,老人们便各回各家。
据悉,大河塔镇现共已建成3个老年幸福灶,除大河塔村外,还有方家畔村、香水村,为留守老人提供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生活得到保障。该镇卫生院还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多方协助共同关爱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便民服务中心——惠民生
“原来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回镇里都不一定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只要抽点时间就能办好,真是多、快、好、省。”在榆林城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大河塔镇方家畔村村民李爱华说。
对于大河塔镇常年外出务工的群众来说,他们长期处于“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状态,成为公共服务“盲区”和社会管理“隐患区”。今年3月份,大河塔镇在榆林红山成立了城区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各项业务,实现在乡镇、城区都可办理事务,为这部分人群直接提供公共事务服务,使“远水也能解近渴”。
自“三严三实”活动开展以来,大河塔镇着力整治机关干部 “蛮、横、硬”的工作作风,杜绝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在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咨询、证照代办、就业推介、矛盾调解、困难救助、计生保健、权益维护等多项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为流动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流动人员再无须两地奔波。
城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里务工人员返回乡镇办理业务一次费用至少190元,包括路费、餐费、误工费等,以平均每天3到5人办理业务计算,大河塔镇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每月至少能为群众节省开支达万元以上。”
为便于沟通、联系和管理,“大河塔镇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把大河塔镇为散居在城区的外出人员建立了翔实的人员信息库和诉求台账,并安排镇村干部与本村流出群众结对联系、常态化服务,及时了解群众的期盼,为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困难问题。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亲切地说:“人民真正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为人民”。
重点项目建设——解民困
烈日当空,记者驱车前往柴兴梁村狼窝畔小组,翻山越沟,道路崎岖。狼窝畔小组负责人高来才告诉记者,“这里现在能通车已经很不容易了,住在狼窝畔的原有200多人,现在已经没几户村民了,通向村子的也只有山路,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尤其是住在那里的老人上山下坡的根本经不起折腾,想孙子了,儿女们也不愿意回去。前段时间镇里的干部到村走访,车子都过不去,只能步行45分钟才到。镇里知道情况后,就很快联系交通局等单位来这里修路了。”据了解,以前从大河塔镇到狼窝畔至少两小时,现在通车后30多分钟便到了。
行驶的途中遇到正在玉米地施肥的村民高侯来,问到当时修路的情景时,高大爷指了指山坡上的家,激动地说:“那时我正在家里烧饭,看到铲土车来后,我还不知道是给村里修路,饭还没烧熟拿起铁锹就往下来跑,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听到政府干部说要给村里修路,别提有多高兴了,这里祖祖辈辈都没修过路,只有靠人走出来的羊肠小道。”得知这条路将来会硬化,高大爷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严三实”工作开展以来,大河塔镇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维修大河塔村冯家湾小组便民桥一座;实施了刘家沟村梭子梁、赵水沟两小组路基工程5公里、王崖村路基工程3公里、马家梁村路基工程2公里、石灰窑村路基工程3公里;今年村组道路硬化项目共计17.7公里;解决了1170户3221人出行难的问题。
大河塔镇在重点项目上也取得了新进展,去年以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在该镇实施。该镇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抽调得力干部身入一线,扎实工作、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神佳米高速征地拆迁、方家畔煤矿井田扩建、神延公司西湾露天煤矿征地拆迁、榆树湾煤矿征地拆迁、实施两个小组124户、394人的移民搬迁,目前旧房已拆除,补偿全部到位,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项目推进顺利、长庆采气二厂钻井作业用地等协调工作。该镇还加强两委阵地建设,分别由大河塔村、方家畔村、香水村三所废弃小学改造而成。
扶持种养殖业——顺民意
“今年公司通过政府提供的多种渠道包括无偿种羊等,引进了牛、羊优良品种,现在养殖的肉牛达40头,肉羊有300多只。”大河塔镇西尧则村的马拉雄说,“以前一直在外面做生意,近两年回乡创业又赶上政府对农民大力扶持,开始创办养殖场时,政府干部带领我考察了周边标准化养殖场,学习他人先进养殖模式,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今年6月份,马拉雄在政府的帮助下注册了锦州农牧业有限公司。
马拉雄说:“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我们返乡创业的好契机。” 望着现在逐步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场,他打算下一步建立牛羊肉加工基地,包装产品实现产销一体化,将本土优质的牛羊肉销往外地。
据悉,大河塔镇今年投资128万元,在牛圈沟、杨家畔、柴兴梁引进白绒种山羊404只,打造羊子品种,提高羊子养殖效益,目前全镇羊子存栏达56678只、猪存栏10507头、大牲畜饲养量2766头。
已经创建了家庭农场四个,创建了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四个,鼓励规模化养殖;并重点扶持发展马家梁30万尾鱼苗养殖项目,西尧则肉牛养殖项目,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也逐年提升。
养殖业对于大河塔镇的大部分村民来说只是他们的副业,种地仍然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保障村民经济收入,该镇依托陕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据悉,大河塔镇正着力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特色农特产企业。今年,在王崖村成功创建了“黄河汉”小杂粮基地,主要生产小米、绿豆、高粱等产品,是集农特产、绿色食品、五谷杂粮的开发、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任庄则村要则界组创建华丰园小杂粮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该镇坚持优质土豆、绿豆、香谷、育苗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全镇优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0亩、小杂粮种植达6000亩、育苗木5500亩、高产玉米12076亩;运用国家农机具补贴全镇投资12万元购置大型播种机械5台;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细碎化整合土地1500亩;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