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农业发展的“榆阳模式”

发布时间:2015-12-15 10: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62
【字体: 打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今年,榆阳区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以区域优势为依托,以建设百万亩粮薯菜基地为目标,按照“做大基地、扶持龙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挖掘粮食生产能力,因地制宜构筑“两区一带”产业格局,深入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和新型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特色化水平,形成了农业发展的榆阳新模式。今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92万亩左右,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5万亩,建成45万亩高产玉米、25万亩脱毒马铃薯、15万亩优质小杂粮和6万亩大漠蔬菜种植基地,油料及其他作物1万亩,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画卷正在展开。

  抓产业——夯实农民增收致富动力

  今年以来,榆阳区以推广高产集成技术为手段,以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继续努力打造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设施蔬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同时,稳步推进富硒功能农业及旱作农业示范园建设,。

  创新玉米产业发展模式,推广以“换品种、增密度、调带型、覆地膜、配方肥、机作业、晚收获”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技术。同时,以将玉米产业建设成榆阳第一大特色产业、单产提高到全省第一为目标,重点实施了百亩、万亩玉米创高产示范、旱地全膜玉米示范、沟坝地玉米推广和玉米新品种展示等五项工程。其中,2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分别建立在牛家梁镇赵元湾村、巴拉素镇大旭吕村,示范面积1853亩,辐射带动面积达18200亩。

  以建设全国一流、陕西第一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为目标,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全面提高马铃薯单产和品质。争取市区投资500万元,重点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在南部山区13个乡镇33个村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6000亩)、地膜夏马铃薯示范(在牛家梁、镇川、鱼河等13个乡镇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地膜夏马铃薯示范5000亩)、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490亩)等三项工程。

  以提高小杂粮单产和品质为主,大力引进和推广名优小杂粮品种,建立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争取市区投资120万元,引进晋谷21、晋谷29、镰架条黑豆、糜子、大明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新品种10多个,重点实施小杂粮标准化基地建设、名优小杂粮推广等项目。在南部山区建立名优特小杂粮标准化基地30000亩,同时示范推广地膜大明绿豆5000亩,红小豆2000亩,香谷26906亩。

  设施蔬菜产业建设方面,为了全力打造全市设施蔬菜第一区,建设榆林中心城市菜篮子,榆阳区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规模发展、整乡推进”的原则,打造四大设施蔬菜瓜果产业带,即:南部以鱼河镇为中心建成设施果类、蔬菜生产示范带;东南部以古塔镇石井村、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为中心建成时令性水果观光采摘示范带;西部以芹河乡酸梨海则村、红石桥乡左界村为中心建成草莓、芝麻香瓜等特色瓜果示范带;北部以小纪汗乡、岔河则乡等为中心建成辣椒、西甜瓜示范带,全方位带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为了促进榆阳特色农产品升级、打造榆阳杂粮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争取区级资金100万元,与安徽威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富硒功能农业项目3200亩。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上下功夫,全面提升鱼河峁镇白家沟村旱作农业示范园建设水平,充分展示名特优小杂粮新品种,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集雨技术,打造全市一流的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在刘千河新寨和古塔罗硷新建2个旱作农业示范园,形成“园区引领,科技支撑,产业带动,规模发展”的旱作农业新格局。

  抓科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榆阳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特色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和“百人进百社,百技惠百村”行动管理四项工作,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科技特派员,成为农村科技创业的“领头雁”。今年,该区根据工作需要,出台了《榆阳区农业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试行)》,与区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榆阳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科技特派员统一制作下发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日志》,使全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共有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3名,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成为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培训室”。今年以来,榆阳区把专家大院建设工作与科技特派员创业相结合,共建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9个,聘请了首席专家9名,岗位专家80多名,统一装配了培训室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照像机、桌椅和专家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及实验室中各项硬件设施,全面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动物疫病快速诊断等各项工作,通过科技赶集、农业重点项目工程培训等方式,开展普及性农民科技培训260场次、2万人次,散发资料4万余份,培育职业农民240名。

  “大荔模式”成为农技服务的“免费舞台”。榆阳区按照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示范区的总体要求,立足区情实际,统筹现有科技资源,初步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和UNDP信息扶贫“四位一体”的榆阳区“大荔模式”。开展与陕西庄稼汉有限公司的合作,以“政企技物相结合、科技支撑解民忧”的服务理念,实行农资、农技双向连锁,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和免费的农技服务。今年,新建了马合、小纪汗、鱼河、补浪河等技物配送中心4个和西左界示范连锁店1个。目前,共建成大荔模式总部1个,示范连锁店18个。

  “百人进百社,百技惠百村”行动,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免费专家”。榆阳区按照省科技厅《关于开展“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自2014年启动本项目以来,共建立百人进百社对接组合11组,由11名首席农艺师进驻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签订了行动任务书,借鉴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统一下发了《工作日志》,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管理。6月份,对11名“百人百社”首席农艺师工作实绩,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等档案资料的建立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指导。

  榆阳区在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示范作用,深入开展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创业等行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重点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1500万元,推广新型农机具4000台,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60%。

  抓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榆阳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镇村改革,有序实施174个村组撤并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和配套保障机制,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全年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完成巴拉素、鱼河峁等5个试点乡镇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抓好古塔镇赵家峁村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试点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林业专业全作社和村办林场模式,切实提高林业管护水平。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省、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政策和奖励措施,上半年新增流转面积3.5万亩,完成任务的70%;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地测绘招投标工作已结束,共分6个标段,即将开展实地测绘,各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组成专项审计小组,近期对镇川镇、鱼河镇等部分村开展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全面开展全国农村“三资”管理示范区建设,目前,创建工作方案基本形成,“三资”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区级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已完成。

  抓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利益

  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利益。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强化乡镇监管站功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制定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确保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标准作为技术依据。加大产品认证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扩大认证覆盖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抽验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强《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开展农资市场整治活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