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拓宽发展思路 提升发展水平

发布时间:2016-07-05 11:48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32
【字体: 打印

        连日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谈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脱贫攻坚。

        经济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完善政策举措,逐步消除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生产不安全和长期亏损企业,努力提高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着力沿黄综合开发。尽快编制《沿黄综合开发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应与国家《吕梁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相衔接,以便更好地争取中省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紧抓“十三五”发展机遇,积极与省级规划相对接,依照我市资源、要素优势和特点,合理定位新能源产业规划与布局,着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打造区域性产业集聚区,引进和建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形成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差别发展、板块联动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煤炭企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抢占企业发展制高点。着力构建开放性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开发煤炭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积极推广和应用煤炭行业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推进煤炭信息化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我市在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引进互联网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一批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全面提高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科技服务、旅游等产业,打造多元化三产服务企业,满足不同层面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包西客专、榆佳临铁路(榆林—王家砭)、榆林至重庆(靖边北—水沟)、定延铁路、靖神铁路建设,力争启动建设榆林至西安高铁,完善铁路网结构,破解我市铁路外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应尽量为民企发展搞好服务,减免税费,开展咨询、培训等,推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拓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债权融资渠道,有计划地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抓住新三板扩容给中小微企业发展带来的契机,助推更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融资。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发展多种方式的混合所有制。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知名品牌的民营骨干企业。

        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采取外部引进、联建共建、整合提升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平台。三是引导企业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针对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创造“小而专”“小而特”的自由品牌产品,避免产品结构过度雷同,形成有序的竞争局面。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诚信体系重建中发挥引导性作用。要继续承担起支撑榆林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同舟共济。争取政策支持。

        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应制定扶持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加大财政项目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补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不断拓展园区功能,使园区建设与观光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延长园区产业链,增加园区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脱贫。

        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握“互联网+”机遇,抓紧制定本地移动互联网发展规划,按照全面建设“智慧乡村”的发展定位,及时启动移动互联网布局工作,畅通信息交换渠道,尽快建成人口集镇区及中心村免费WiFi全覆盖;鼓励农村电商和致富能人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和拓展终端农民参与集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城市网货和农村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销售,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激活农业经济内生动力。

        用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企业。围绕我市优势农业产业板块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具有深精加工功能的高起点龙头企业。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面向“三农”的科技下乡、科技科普示范等工作,特别是面向农民广泛开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园林绿化、食用菌培育、芽苗菜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脱贫攻坚

  加大振南力度,补足县区短板。继续强化“四位一体”振南机制,加大市级支持力度,落实好北部县区对口帮扶南部县政策。在资金支持、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南部县倾斜的同时,还应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强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南部县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科学扶贫,补足南部经济发展的短板,提升榆林经济整体水平。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学习借鉴山西等地实施“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经验,由财政扶贫资金担保或贴息,鼓励和支持贫困农户贷款,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资金短缺问题。

  实施“光伏+大农业”产业项目,助力精准扶贫。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贫困地区新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规划,统一布局,选择集中连片的贫困片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策划“光伏+大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项目。

  进一步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在发挥政府扶贫部门牵头和引领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的作用,以各种方式让社会各类人才加入,特别是要加强和改进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现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