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定边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7-02-21 11:0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19
【字体: 打印

     定边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1986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境内白于山区是陕西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全县确定贫困村87个,贫困户9410户,贫困人口3.4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2015年已实现脱贫4080户、1.58万人,2016年实现脱贫5330户、1.84万人,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周密安排、精准施策,通过金融扶贫、电商扶贫、产业脱贫等十大扶贫措施,直接投入专项资金近20亿元,并精心选派87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到每个贫困村,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共谋脱贫之计,全力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实施金融扶贫,助力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该县积极创新扶贫方式,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建立合作扶贫协议,开展金融信贷扶贫工作。县政府在农商行开设专户,财政出资4000万元、荣民控股集团出资1000万元,建立贫困户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撬动农商行向全县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发放5亿元的扶贫贷款。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可向定边农商行申请1到10万元的贷款,用于发展家庭养殖业、种植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及购置小型农机具等项目。为了确保信贷扶贫资金落实到户,该县制定了“户申请、村授信”制度。截至目前,该县共向全县3000余户贫困户发放贷款2.4亿元。
  金融扶贫破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弥补了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短板”,该政策延续三年,为贫困户在脱贫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扶持特色产业,增强脱贫增收内生动力。定边县立足农业资源的优势,整合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贫困户产业扶持力度。县财政投入5332万元,用于马铃薯、玉米、荞麦、小杂粮基地、大田水肥一体化示范、蔬菜标准化种植和新建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建设;投入700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大棚3500座;投入200万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马铃薯和全膜玉米个人承担保险费的部分给予补贴;投入30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小型农机具进行补贴;投入1000万元,为5000户贫困户进行畜牧产业扶持,户均补助2000元;投入255万元,在贫困村开展2.5万亩畜草种植,每亩补助120元。惠农政策的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使特色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定边脱贫摘帽夯实了产业基础。
  加大民生投入,兜住贫困群众民生底线。2016年以来,该县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投入650万元为全县3.4万贫困人口每人代缴合疗费130元、人身意外保险费20元;投入1300万元专门用于保障全县贫困人口的大病救助和二次报销,彻底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教育扶贫中,该县共安排1100万元,由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全力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教育全程资助项目,确保4500余名贫困学生全部得到资助,补助资金于11月底全部发放到资助对象手中。安排50万元对全县200余名贫困大学生、180多名贫困户中未上大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县财政投入350万元对全县贫困人口中低保人口按照“两线合一”进行补差兜底;投入300万对全县年内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进行救助;投入500万元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未进入低保的贫困人口进行补差兜底;投入150万元将一级残疾贫困人口纳入五保、二级残疾贫困人口纳入低保。
  推进电商扶贫,拓宽农户网络增收渠道。为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该县投入4000万元建成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3700万元建成17个乡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50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11个便民服务中心,全面为农民提供信息发布、网络购销、线下体验、质量追溯等服务,切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电商点工作人员和分拣包装人员全部雇用当地群众,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劳务收入。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县电商交易额达到2.41亿元,其中白泥井镇公布井村电商点销售额达到42万元,杨井镇南庄村电商点销售额达到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