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绥德县按照“强基础、补短板、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创新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体制,全力推行“三四三四”党建模式,力促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运行规范化,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坚持三创驱动 提升党建水平
创实追赶超越的思想基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以实施“三个一”机制为抓手,即健全一套党的组织生活全程纪实办法,切实把“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落到实处;健全一套自上而下的督查体系,实行县委常委带头,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回访督查,县纪委督察组明察暗访,县委组织部地毯式摸排,镇党委、部门党组全程督查指导的督查机制;健全一套党组织书记述职点评制度,按照会议述职、述中点评、民主评议程序进行,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创优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以“三项机制”为抓手,把“三项机制”作为干部工作的基本遵循,作为研判考核、调整使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充分运用到干部考核研判、选拔调整、管理监督等实际工作中,强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合理容错、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创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工程,柔性引进高层次紧缺专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对县、镇、村三级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技能人才进行培训;围绕文化、教育、卫生领域发展需要,激励人才发挥作用,开展专家进基层活动。
完善四项机制 筑牢党建根基
完善督查追究机制。制定出台《绥德县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党建工作“一票否决”,力促各级党组织书记务精主业。同时,建立“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并开通12380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还启动约谈机制,每半年对镇、部门单位抓党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问责,并实行末位单列管理,期间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组工干部不得评先树模、提拔和调整。
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健全“两订、两会、两考”制度体系,即年初县委与各镇党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各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召开1-2次基层党建观摩现场会,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建专项述职点评;年末对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比,并通报考核结果,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网络。
完善党员审核机制。全面推行“两本两证”制度,即党组织会议记录本、党员学习笔记本和党组织年检证、党员年审证,对年审不过关的党组织责其限期整改,对年检不合格的党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完善“三函”工作机制。厘清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小微权利清单,以月为单位,实行月初工作提示函、月中工作督办函、月末工作预警函“三函”工作机制,发挥“三函”的提醒、督促、警示作用,着力推进党建各项工作落实。
打造“三个三好” 树立党建标杆
打造“团结好、服务好、作风好”的党支部。着力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大力推广中心村党支部、“支部+协会”、流动党员党支部等党建模式。在管理方面,重点深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星挂牌”活动,动态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等,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打造“本事好、办事好、威望好”的干部队伍。加大对村支书、“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传导压力,提振动力。同时,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培强村级班子,并开展评优树模活动,培树标杆,发挥带动作用。特别全面推行“四个一”,即一套坐班值班制度、一本坐班工作日志、一部固定电话、一张坐班去向公示牌,提升村干部坐班水平,方便群众办事。
打造“思想好、表现好、带头好”的党员队伍。在发展党员中,严把谈话关、推荐关、政审关、培养关、材料关、考察关、考试关、公示关、票决关和审批关“十个关口”,确保党员质量。在管理中,全面推行“一卡(六色卡管理)一亮(亮身份)一践(践承诺)一作(作表率)一本(党员学习笔记本)一证(党员年审证书)一课(上党课)一牌(党员星级牌)一纪(党员活动全程纪实)”的“九个一”工作机制和农村党员积分制等,力促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四项工程 激发党建活力
保障工程。严格按新标准按月足额及时兑现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和村级办公经费。同时,在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预算200万元党建专项经费。将坚持“建管并重”,力争将全县所有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五位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素质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以集中式、菜单式、交流式和创立“流动党校”等多种方式,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多方位培训,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高本领。
先锋工程。以打造“名州先锋”党建品牌为目标,投资200万元,在201、307国道沿线建设两条党建示范长廊,建立学习教育、创业带动等八个党建示范区,创建5个先进基层党委,新培育高标准党建示范点32个。同时,开展十佳村党支部、十佳村支书“双十佳”和“先锋党员”评选活动。
便民工程。健全完善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同时全面推广群众事务干部代办和去向挂牌公示制度,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形成“农民群众动嘴、党员干部跑腿”的新型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