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佳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三个严格”,严把“三个关口”,紧扣“三个抓手”,开展“三项行动”,力争“五个到位”,采取“五项措施”,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提升机关、社区、两新组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党建促脱贫取得实效。
突出“三个严格”,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严格落实县委年初制定的《“三会一课”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等十一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实施细则。从党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定期汇报、固定党日、中心组学习等方面抓落实。同时,将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和年终考核当中,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月初提醒、月末核查制度。由组织委员负责落实,月初提醒,月末考核,对不按时履行提醒职责或不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的,对照《佳县基层党建问责暂行办法》进行问责。
三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为了把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落到实处,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讲党课。县级领导既要在所在支部讲党课,还要在包抓乡镇,联系村组讲党课。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到分管单位党组织或联系点讲党课,实现党课全覆盖。县委定期检查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已有8名县级领导完成了讲党课,剩余县级领导在9月底全部讲完,其他党员干部在10底前结束。
严把“三个关口”,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严把“监督检查关”,层层传到压力。建立了常态化督查机制,坚持每季度对全县机关党建工作开展一次督查。重点督查全县75个直属机关党(总)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情况以及“三会一课”等十一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督办单,对提出300余条具体问题,全部落实了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限。
二是严把“述职评议关”,夯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市、县健全一套党组织书记述职点评制度的要求。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大会。上半年组织18名县直机关支部书记进行半年党建工作述职,全县203名县直机关(总)支部书记参加了评议。通过定期述职评议,进一步找准了存在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努力方向。
三是严把“干部任用关”,突出党建导向。制定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机关党建和党员干部党内生活情况鉴定制度》。在干部研判和考察环节严格做到“两必查两一律”。“两必查”即对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必查,党员干部执行党内生活制度情况必查;“两一律”即对党建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和检查考核中排名靠后的单位人事调整方案一律缓议,对拟提拔任用的党员干部党内生活存在问题的一律缓议。目前,对县委拟提拔使用的11名干部所在单位进行了机关党建鉴定,对10名党员干部进行党内生活情况鉴定,通过党建鉴定,进一步明确了党建考核用人导向,夯实了机关党委抓党建主责主业意识,强化了干部学用党建的自觉。
紧扣“三个抓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抓好日常管理。落实“三会一课”,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实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和党员积分制。印制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抓好党员发展。严把党员发展关,按照培训、发展、公示等程序规范公开操作,严格党员发展标准,确保党员质量。开展农村党员现状调研,对多年未发展党员,班子负责人年龄偏大的农村,优先下达党员发展指标,重点向贫困村倾斜,新发展农村党员140名,逐步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现状和村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
抓好远程教育。农村和社区党员按党员远程教育每月5日、20日固定集中学习,机关和非公企业党员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为党员活动日。活动日前一周,各镇党委和县直机关工委结合实际下发当月活动主题,解决“党组织不知道党日活动做什么”“党员忘了哪天活动”等问题。全面落实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制度,制作《远程教育学习记实手册》,实现定时收看,全程纪实。培育远程教育示范站点19个,示范镇1个。完成了《佳县基层党建工作“四个一”工作法》、《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咱们村的杜书记》等优秀远程教育专题教育片制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性观念。
开展“三项行动”,推进社区、“两新”、学校党建工作
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印制“六服务手册”全程记录党员进社区活动情况,探索社区“大党委”试点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要求,更新群众诉求台账,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感恩母亲节”“微心愿党员认领”“共产党员先锋岗”“阳光文化”等主题活动。
开展非公党建规范提质行动,健全非公党建组织机构,配齐5名工作人员。建立支部8个,选派党建指导员52名,非公企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达100%。建成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1个,企业+支部+贫困户脱贫模式效应逐步显现。
开展学校支部夯基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把党组织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实现同频共振,创建佳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QQ群和微信群,佳县教育微信公众号,及时宣传党建工作和成果。
力争“五个到位”,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
一是全面开展村级班子研判,力争农村“两委”换届准备到位。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村级班子综合研判的通知》。对全县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的330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进行了综合研判。通过研判,确定好类村175个,中类村131个,差类村15个。差类的15个村全部列入软弱涣散村进行了整建。共研判班子成员1086人,其中好的有559人,良好的有392人,一般或较差的有133人。一般或较差的133人要求乡镇按照“三项机制”相关规定执行,并在村干部绩效补贴中扣除相应绩效工资。对977名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研判,新发展后备人选127人。对多年未发展党员,班子负责人年龄偏大的农村,优先安排党发展员,重点向贫困村倾斜,新发展农村党员140名,为村级换届贮备了后备人才。
二是推行“八步工作法”,力争“软涣散”村整建到位。实行由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党委书记主抓,“第一书记”具体抓的“三级联抓”机制,按照集中摸排定目标,针对问题派“硬人”,成立整顿工作组,掌握村情和民情,联合“会诊”找症结,一村一策抓落实,评估验收重问责,建章立制促发展的八个步骤严格推进。摸排出软弱涣散党组织29个,目前已整建完成20村,其余9村整建工作接近尾声。及时组织召开软涣散村整建工作推进会,对整建措施到位,整建效果好,整建台账齐备的进行表彰奖励,并推广经验,对措施不力,任务未落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完成。
三是严格离任村干部排查摸底,力争村干部待遇兑现到位。印发了《关于村干部补贴发放办法调整的通知》,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原来按管辖人口计算待遇的基础上提高到固定每人每年2000元,监委会主任、会计、专职委员提高到每人每年800元。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在此基础上每年增加500元。同时,对全县所有离任的村干部进行摸底统计,计划对任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累计满15年以上的给予2000元-4000元不等的经济补助,全县新增离任村干部1366人。目前,已完成审核工作,正在进行公示。
四是实行“旬暗访、月通报、季点评”考核机制,力争督查考核到位。对全县330个农村、8个社区、174个机关单位、1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地毯式排查”、“处方式督办”、“台账式管理”,对梳理出的问题限期督办整改,以“一图一表一卡一册一单一书”为基础,突出过程纪实,明确基层党建台账分类目录,规范党建软件台账,不断促进软硬件设施达标提升。严格督查问责,进行打分排名,对一次排名靠后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两次检查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坚决组织调整。
五是以“星级创建、追赶超越”为抓手,力争农村“两委”阵地建设到位。按照“五好”“六有”党支部建设目标,县乡分别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考核参考标准,实行“三方评定”即: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村级党组织自评,乡镇党委综合考评,不断夯实农村党建基础,提高创建成效。不断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开展村级无活动场所“清零行动”工作“回头望”,组织力量对全县138个行政村“阵地清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采取“五项措施”,推动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确立“一个思路”,突出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确立“党建+”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开展一镇(机关)一特色,一支部一主题示范创建工作,立足镇(机关)、村优势,按照党建+产业(种、养、加工、旅游)、党建+电商、党建+便民服务、党建+合作社、党建+土地流转的工作模式,着力打造了20个村、非公、社区、机关“党建+”示范党支部和14个党建服务中心。目前,全县成立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共计31家,总投资2767万元,参与贫困户713户;成立合作社+贫困户22家,共计投资2527.5万元,参与贫困户740户,为脱贫攻坚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两个优势”,选优配强扶贫攻坚队伍。一是发挥“人才”优势。抽调8名后备干部和13名大学生村官到县扶贫办工作,安排200名暑期见习大学生到镇村扶贫一线。为330个行政村每村招录了1名扶贫协理员,为653个村各招聘了1名护林员,1名保洁员。选派了97名县直部门科级后备干部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二是发挥“智力”优势。充分利用县管拔尖人才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智库”作用。将20名县管拔尖人才、30名农村实用人才、7名有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不同专长和领域,组建成立农林水牧、企业管理、文教卫生、农村实用四个人才扶贫服务团队,开展对口帮扶行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打出“组合拳”。
用活“三项机制”,确保干部能上能下。进一步突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在全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占比。第一、第二季度在脱贫攻坚领域调整干部24人,突出脱贫战线人才考核和优先提拔,第三季度在驻村工作队、乡镇干部等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后备干部79人,全部列入县级人才后备库,优先考察提拔使用。对全县330个农村、8个社区、174个机关单位、1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建促脱贫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处方式”督办、“台账式”管理,对在季度考核排名中位于第三方阵的乡镇主要领导予以提醒谈话。并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做表态发言。原县扶贫办班子因自身廉政问题和工作不力被整体免职。
强化“四支队伍”管理,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制定出台了《佳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佳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管理细则》,《佳县脱贫攻坚帮扶干部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暂行)》等管理办法,调整下派第一书记139名(包括22个软弱涣散村)、驻村工作队117支。签订了《佳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履职承诺书》,在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要求、管理措施、处罚问责等方面划出30余条硬杠杠,严格考核问责。全县成立了104个临时党支部,实现了临时党支部在贫困村的全覆盖。实行组工干部联系指导乡镇党建扶贫工作制度,每天对所包抓乡镇“四支队伍”在岗情况进行明查暗访。调整不合格“第一书记”23名,通报批评3人,要求派出单位作出书面说明2份。开展优秀《扶贫日志》、《民情日记》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15名优秀“第一书记”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县形成学人人先进、人人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开展“五类培训”,提高干部思想境界。制定了《佳县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面系统的对全县党政领导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扶贫业务干部、村“两委”负责人、扶贫协理员、大学生村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培训。即党的理论政策培训、精准扶贫知识培训、工作业务提升培训、思想观念解放培训、创业创新知识培训。举办领导干部精准脱贫封闭式专题研讨班2期200人次;举办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县镇扶贫业务人员培训3期1600人次;举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4期400人次。开办《东方红大讲堂》6期,累计参加培训4000多人次。配合完成延安干部学院第5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佳县站讲解工作。通过大范围、广角度、多领域的培训,进一步开拓了党员干部眼界,提升思想境界,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