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边县城驱车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需要行驶100公里、近3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刘峁塬小学。
刘峁塬小学位于定边县南部白于山区大山深处姬塬镇刘峁塬村的一个山顶上。一面鲜红的国旗、三排平房教室、一排宿舍、一个篮球场、一个简陋的足球场,以及11名教师和50个学生,支撑起整个学校。
“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这里的条件很艰苦,还坚持在此上学的50个学生,家庭都十分贫困,他们更需要关爱。”刘峁塬小学教师高飞说。
80后男老师高飞是2005年8月到刘峁塬小学任教的,是这所学校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第一天去学校,因为交通不便利,从县城坐了10个小时的班车才到校。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学生们的学习、住宿环境特别差。”高飞说,当时学校还没有通电,有300多个学生,教室和宿舍破旧不堪,他的女朋友都被吓跑了。直到2006年元旦,学校终于通了电,校长自费买了两串鞭炮,在院子中间点燃,学生和老师们在院子里欢呼雀跃,拍手庆祝。
2010年前后,随着石油大开发热潮,当地部分农民的生活开始富了起来,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转到县城去上学,留下来的50个学生家庭都比较贫困。随着“双高普九”和定边县“创教育强县”工作的开展,2013年后,学校有了电脑,维修了校舍。
六年级教室里只有两名学生,其中一名瘦弱的男生叫孙文。孙文的父亲瘫痪,家庭十分贫困,一年四季几乎只穿一身校服。他把学校每天早晨发的牛奶、火腿等攒下来,周末带回家给奶奶吃。每逢周末,孙文回家除了写作业,还要喂羊、种地、锄地,照顾瘫痪卧床的父亲。“虽然家境贫困,但这孩子特别聪明,成绩很好,特别懂事。”班主任高飞说,“这样的孩子还很多,他们更需要关爱。”2013年以来,校长武俊为孙文减免了学校的所有费用。
“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会坚守!”
在住校的22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是学前班一个5岁小男孩。因为父母离异,父亲一直让孩子住校,班主任王海燕就是他心目中的妈妈。
27岁的王海燕要负责学前班12个学生的所有课程。“山里的孩子朴实、善良,他们应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很需要我,所以我还在坚守。”这句话的背后,王海燕付出了无数辛酸。她的孩子小,为了不影响给学生们上课,她把孩子和婆婆一起带到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到了寒暑假才回到县城里的家。
学校缺少专业教师,校长武俊承担着一、二年级的品德课和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教学。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学音乐、会舞蹈,校长鼓励原来教数学的李成老师学习乐器、歌曲,给学生们排节目、教跳舞。经过三年的锻炼,孩子们有了音乐课,学校的活动也搞得丰富多彩。
目前,该校设有学前班和一至六年级共7个教学班,有11位教师。由于地处山区、师资匮乏、贫困儿童多等现状,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2014年,定边县教育局投资90余万元,在该校建起了标准化教室,学校住宿条件得以改善,篮球场地得到硬化,并开设了音乐、体育、微机、实验等课程,学校“蛋奶工程”、“学生营养餐”和住校生生活补助等政策也得到了落实。
面对这些需要关爱的学生,老师们以校为家,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坚守着校园,守护着剩余的50个学生,只是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
即使学生少,学校仍把抓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在2013年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中,刘峁塬小学成绩最高;在全县第二轮“316”督导检查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得到了县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刘峁塬小学还与定边一小连续两年开展了“感悟成长”校际交流等活动,通过和县城里的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外面的世界,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虽然山区学校条件艰苦,但只要有一个学生,我们依然会坚守!”这是校长武俊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