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我市污染物排放首次出现“拐点”

发布时间:2010-09-29 14:38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90
【字体: 打印

 “十一五”以来,我市污染减排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攻坚克难,强势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组组数据显成效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市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从2007年起逐年下降,截至2009年底,国家核定我市累计减排二氧化硫7.613万吨,扣除增量,净减排3716吨,比2005年下降3.1%。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4703吨,扣除增量,净减排792吨,比2005年下降5.76%,污染物排放首次出现“拐点”。
强化责任抓减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切实把污染减排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作为推进榆林跨越发展、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每年召开的环保工作会上,市上五大班子主要领导都出席会议。市政府每年向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下达污染减排目标任务书,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各级、各部门的污染减排责任。
    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污染减排这一主题,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等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淘汰落后产能、电厂脱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等环保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部门环保职责,从建立完善环保考核制度、统计制度、环境监测制度、核查制度、调度制度、直报制度、计划备案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预警制度、公众环保满意度调查等10项制度入手,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和措施上做好污染减排各项工作。
部门联动促减排
    围绕污染减排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抓好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落实。
每年市政府向市直各部门下发《部门环保目标任务书》,将污水处理厂建设、电厂脱硫、石油钻采行业污水回注等减排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市考核办及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政府牵头协调、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电力、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石油钻采行业污水回注、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作中,市、县区环保、发改、工信、能源、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工程减排进度快
    一是以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二氧化硫工程减排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火电行业是我市二氧化硫减排的重点和难点,为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我们严格“三同时”管理,要求所有新建电厂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对老电厂分批下达限期治理,要求采取循环硫化床喷钙或固硫措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其中,中电国华神木发电公司2×100MW发电机组于2008年11月建成脱硫设施,陕西银河榆林上河电厂于2009年12月底建成脱硫设施,并顺利通过脱硫168移交,实现了我市10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装有高效脱硫设施。我们还加强对新建的国华锦能、府谷庙沟门、府谷清水川等电厂脱硫设施的监管,并提高综合脱硫效率。同时,各县区以“双创”为抓手,积极实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和气化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控制和减少了城市二氧化硫的排放。“十五”末,我市没有一家火电企业建成烟气脱硫设施,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09年底,全市1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全部建成烟气脱硫装置,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脱硫设施10台套,脱硫总装机容量达到44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7.5%。纳入减排计划的17户(2户已关闭)资源综合利用小电厂以及5户企业自备电厂进行炉内脱硫设施改造,建成脱硫剂自动加料系统和烟气在线监测设施27套。二是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化学需氧量工程减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按照市政府总体工作要求和“十一五”减排计划,要求于2010年底,全市所有县城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截至目前,已建成投运的榆林城区、锦界工业园区、榆林经济开

发区、神木、府谷、靖边、米脂7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能力16万吨/日。定边、绥德等7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三是积极实施工业企业废水处理和油区废水回注工程建设。榆林大漠纸业、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1户造纸、化工企业建成废水处理和在线监测设施15套,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7.2万吨/日;长庆集团、延长集团采油厂建成石油钻采废水处理联合站134个,含油废水回注率达60%以上。
结构减排力度大
    几年来,我市一大批高耗能企业退出市场。关闭了60万吨以下小兰炭企业272户2004万吨产能;关闭建材企业82户,淘汰产能7.8亿块(砖);关闭电石、硅钙企业27家,淘汰产能14.66万吨。对8户热电联产企业实行以热(汽)定电,对供电标准煤耗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的或全国平均水平15%的小火电机组强制关停,关停了榆林氮肥厂、府谷氮肥厂、吴堡氮肥厂等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企业。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我们关闭了神华神东电力公司自备电厂2×12MW、神华阳光电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25MW,横山电厂2×12MW以及榆林南郊热电有限公司1×12+2×6MW机组。严格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管理,要求新建60万吨/年以上兰炭企业同步建成污染防治设施,为新建项目腾出了环境容量。在化工行业中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和资源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府谷县恒源煤焦电化有限公司、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神木金联粉煤灰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使上游生产废物,成为后续生产原材料,有效减少废物排放,建成没有废物排放的型焦生产线、用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用粉煤灰、脱硫石膏制免烧砖生产线,陕西神木化学工业公司利用硫回收装置全面回收煤气化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同时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陕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户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
管理减排措施硬
    全面打造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建成减排监测体系,“十一五”期间,我市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建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城市大气质量监控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监测中心,纳入减排计划的37户电力、化工企业全部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省市环保监测平台联网。在榆林城区、府谷、神木、定边、靖边县城建成了大气自动监测站点,随时反映城市大气优良状况。市环保局、神木、府谷、靖边等县环保局分别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实现对重点企业的自动化监控。投资100万元建成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3条主要河流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随着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手段的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控体系成为环保部门实施监控污染的有效平台,环保监管的“眼睛”全面伸到污染源,全市环境管理的手段逐步实现自动化。二是建设减排统计体系,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和动态更新。按照国家污染减排统计办法和有关要求,从2008年开始对全市工业、生活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认真统计分析,于2010年4月完成污染源普查及动态更新工作。建立完善污染源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我市污染源排放数据库,摸清新老污染源动态变化情况。三是建立减排考核体系。制定全市污染减排考核奖励办法,将污染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县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四是加强减排监察体系建设。首先,从监察人员业务培训、监察设备购置,“软实力”“硬设施”两个方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其次,加大执法广度与力度。每年开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石铁合金、焦化、建筑施工等各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打击违法、超标排污企业,“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计罚款4000多万元。再次,在执法内容上重点对超标排污、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落后、等减排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管理;在执法方式上采取亮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立案处罚,挂牌督办、停产治理、取缔关闭等多种方式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这一系列环境监察举措既体现了工作力度,加快了减排工作的进度,又巩固了减排成果,成为“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十一五”以来,我市污染减排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回暖,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费大幅度提升,给污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面对这一形势,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提出在全市开展“三增两减”活动,其中“两减”指节能和减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三增两减”活动的通知》《关于2010年后4个月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节能降耗预警调控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迅速掀起污染减排新高潮。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