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与18个留守儿童在一起

发布时间:2015-07-24 10:44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45
【字体: 打印

    7月14日下午,10多个榆林市新未来培训辅导中心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来到神木县万镇中心小学,看望这里的留守儿童,和他们做游戏、交朋友。虽然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小时,但在这些来访的“城里人”心里,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由留守儿童组成的镇中心小学

  当天下午3点左右,鱼贯驶入万镇中心小学大门的车队引起了该校孩子的关注,得知来了9辆车,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很多孩子身上穿着与他们体格不相符的衣服,其中近一半在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现在,依旧是长衣长裤打扮。

  万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张主任说,该小学共有18名学生,年龄从五六岁到十三四岁不等,由学前班一直延伸至小学六年级。“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常年在外,他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最小也超过了60岁,又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生活都非常困难。孩子们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很难谈得上合适。”张主任说。

  这些孩子在学校上学不需要花一分钱,学费、书本等一切学习所需费用,全部由神木县财政负担。万镇中心小学8岁以上的孩子基本都住校,其他几个不住校的孩子也是在学校吃饭,伙食费也由财政承担。“早餐是牛奶、鸡蛋,午餐和晚餐主食是大米、白面,蔬菜以学校自己菜园出产的为主,虽不能说有多好,但比孩子们家里吃的要好多了。”张主任表示。

  面对这些普普通通的礼物时

  简单的联欢活动后,新未来中心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文具、食物和衣服等。

  张大明和张小明(均为化名)是亲兄弟,他俩从城里来的小伙伴手中各自接过一个小面包和一盒饮料。在特意赶到学校看联欢的奶奶“主持下”,兄弟俩共同分享了其中一份,一块拳头大的面包,两口就咽下肚去,一盒250毫升的饮料,也就是一人一口的事。吃完喝完,兄弟俩抚摸着剩下的一个小面包和一盒饮料,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一盒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32色彩笔,让留守儿童们爱不释手,甚至不忍心用它在纸上画下第一笔;一套可能只穿过一两次,因为颜色、款式不合心意被压在衣柜里的裙子,却让得到它的留守儿童有了童话中公主盛装出席晚宴时的感觉;一件城里孩子眼中已经坏了的玩具,也是留守儿童从未见过的稀罕物……面对这些东西时,留守儿童眼中的渴望和动作上的迟疑,让在场很多人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我们的孩子看到喜爱的东西要么是自己动手拿,要么是和家长要,但不管哪种方式,都会显得理直气壮。而这些孩子呢,喜欢却胆怯,这样的克制表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们身上,让人觉得心酸。”这18个留守儿童的表现,让新未来中心负责人王远很感慨。

  探访两个特殊的陪读家庭

  在万镇中心小学上学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孩子的家原本不在镇上,承担着抚养他们责任的爷爷奶奶为了孩子上学,选择来到镇上租房、陪读。当天,新未来中心的孩子和家长对万镇中心小学的两个陪读家庭进行了探访。

  在学校背后半山腰上有两孔窑洞,住着两个陪读家庭。窑洞里,没有一件能和人们常说的家具沾边的东西,这让来之前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可以买好大一块肉给他们带去,让他们放在冰箱里慢慢吃”“他们没有玩具,可以看电视呀”之类话的城里孩子沉默了下来。

  两个家庭陪读的老人均已年过七旬,分别照顾着三个和两个孙子。其中一个家中,人们看到了半碗吃剩的、用玉米面搅成糊状烤干的锅巴,户主大爷说,这是他近一段时间以来的主食。另一个家庭中的大娘为自己准备的食物更简单,只有半碗从山上挖来的苦菜……人们静静地把带来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放在窑洞里。有位家长来时带了鸡蛋,因为路途颠簸,几颗鸡蛋打烂了,等这位家长将完好的鸡蛋分发完毕,准备将只剩下蛋清、蛋黄、鸡蛋壳混合物的塑料袋扔掉时,大爷说:“别扔,把鸡蛋壳挑出去,其它的都能吃。”

  看着这些特殊陪读家庭的生活状况,很多家长流下了眼泪,也打开了钱包。“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孩子们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更希望孩子们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王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