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阳区:着力提质增效惠农 依法治水管水兴水

发布时间:2014-12-18 09: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97
【字体: 打印

    2014年,榆阳水利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小康”发展主线,按照“认清大背景、用好大资源、做好大规划、坚持大投入、强化大执法”的发展思路,依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依法治水管水兴水,积极探索创新建管体制,经过水利人的不懈努力,到目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5.9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经济林6.72万亩,人工种草5.2万亩,完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1.85亿元(其中区本级0.64亿元),累计投劳40.71万个,投入各类机械台班6.03万个,新建农村安全饮水站点89处,解决5.4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8万亩,完成“三田”建设0.79万亩,进一步夯实了项目区水利和农业基础,赢得中省市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农民群众称赞。

让城乡居民“早”饮安全水

  “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能喝上干净的水。”这是李克强总理代表新一届政府对事关民生重大水利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总理的承诺就是对榆阳水利人的鞭策。2014年以来,他们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早规划、早部署、早招标、早实施、早受益”,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提早实施、建管并重、城乡统筹,全力解决城乡居民的饮水问题。
  陕蒙交界处的小壕兔乡耳林村,村民居住分散,祖祖辈辈吃水靠手动“压压井”,水质污染严重。今年春季,在各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村上下提早谋划,先期开工,建成了先进的变频式集中泵站工程2处。地表水变地下水,手动压压井变自来水,村民们脸上呈现出的朴实笑容和竖起的大拇指胜过任何赞美的语言。
  鱼河镇是第二大镇,仅集镇人口近2万人。多年来,高氟苦咸分散饮水一直是这一带群众的心病。今年饮水工程开工后,他们严格按照“四制”建设管理项目,精心组织施工,半年时间一举拿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建成了标准高质量好的千吨万人以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了公司化专业运营管理模式,为陕北片区树立了典型样板。
  到目前,该区全面超额完成上级2013年度下达的89处新建村镇供水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5.44万人农村不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投资3186.1万元。特别是在2014年前半年,上级计划没下达的情况下,根据省批“十二五”规划和该区施工期短的实际情况,提前安排实施了部分急需解决的水质性缺水项目。
  随着榆林经济快速发展,市区人口急骤增加,每到夏季用水高峰,居民生活用水告急。该区不等不靠,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地方政府筹一点,上级部门争一点,去年9月率先启动应急水源工程,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6月全面启动全市城区居民吃水问题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计划总投资4178万元,新打深井18眼,高压渗流井2眼,铺设输水管道5980米。建成后日新增供水能力达3万元吨,将从根本上解决榆林城区吃水难的问题。

做资源水利“大”文章

  “开源”与“节流”,是近年来榆阳做好资源水利大文章的核心内容。作为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功能区,也是榆林未来百万人口城市建设的核心活动区。榆阳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都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富民强区”的重大课题来抓,在政策上、投资上分别给予支持及倾斜。
  高效节水项目建设: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在巴拉素、马合、小纪汗、红石桥4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8万亩,安装大型节水喷灌机27台套,铺设PVC暗管输水管道83.19km。在全面总结历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为实现耕地效益最大化,采用了先进的大型中心支轴式圆形喷灌机作为灌溉设备,确保灌溉设备50年不落后。
  在岔河则乡排则湾村鸿鑫农业公司试点研究,通过采取5厘米直径竖管、28米喷射半径的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成功解决了圆形喷灌机多机组作业区之间形成的三角地带灌溉问题。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对比种植为例,大田平均亩产1.2吨,喷灌项目区平均亩产3.0吨,亩均年增产效益可达2340元。
  目前,榆阳区共有行走式喷灌机灌溉面积9.6万亩,为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水源地建设:2014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水利局紧扣新时期水利发展主题,大力发展资源水利,启动建设草湾供水工程、尤家峁水库一期防渗工程、李家梁水库坝后渗漏处理工程及白河河道治理工程4项重点水源及水源地保护工程。其中色草湾供水工程计划投资5502万元,为区本级财政全额投资项目,到2016年项目建成后日可为榆林东沙新区、汽车产业园调节供水4000立方米;尤家峁水库一期防渗工程计划投资1824万元,区本级财政投资520万元,2015年建成后可保护坝体,充分利用水资源;李家梁水库坝后渗漏修复工程计划投资1228万元,为本级财政全额投资项目,2015年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灌区农灌工作,同时还承担下游尤家峁水库的补水任务;白河河道整治工程计划投资1753万元,2015年项目建成后可增强白河沟道的过水能力,水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到2014年12月初,上述4项工程共完成建设投资3017万元。
  区财力投入创新高:2014年,榆阳区水利建设总投资达到1.85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直接投资及配套投资0.64亿元,总投资及区本级投资均为历年单年度投资之最。与此同时,2014年区本级财政安排水利部门的资金占到农口各部门资金总额的29.4%,为农口各部门之首,也是榆阳区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效益最好的一年。

法治水利“强”保障

  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榆阳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榆阳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榆阳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榆阳区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贴合榆阳实际、加快行业管理法治化进程的地方性文件,大到全区水利工作方针制定、小到村组设施管护,均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长效、法治成为了该区水利工作及工程建管的新常态。
  同时,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坚决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制定了部门联动、审批与验收区块责任制、进度责任制、执法与监管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举报制、公告公示制、重大事件通报制及廉政纪律等多项制度,严格案件管理制度,预防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执法违纪违法行为,并及时总结制定规范性执法文书,保证执法文书现场书写正确,执法程序规范,提高监督管理效能,2014年现制订完善规范性法律文书样本62个。
  2014年榆阳水利法治管理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助推榆阳依法管水、依法治水、依法兴水,为深化行业自身自主改革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保障,也是对四中全会最好的贯彻落实。
  面对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新发展对全区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榆阳水利人将继续传承上善若水的胸怀,坚持水润榆阳的追求,坚守真水无香的品格,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进一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民生、资源、生态三大水利建设,着力谱写水利事业提质增效新篇章,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榆阳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改革创新增活力

  从1983年开始,国家财政部、水利部把无定河流域列入国家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后改名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进行持续有效的水保生态综合治理。全程参与这个实施时间最长、投资力度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的榆阳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团结一致,知难而进,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今年实施的韩家梁、乐家畔、陈家沟3条小流域完成治理任务29.96平方公里。
  卓著成就源自于改革与创新这个动力。
  榆阳区国家水保建设工程搞得不仅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在改革创新、建设管理方面更胜一筹,取得多项新突破,走在全省的前面。
  一、注重前期规划,立足区域发展。坚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超前进行项目谋划。
  一是选址阶段,超前深入拟实施项目区所在乡镇村组摸底调查,充分征求村民意愿,形成初步建设意见及时在项目区公示;二是规划阶段,以小流域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治理、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五位一体工作思路,深入田间地头、梁峁沟坡,与项目区群众一同逐地逐块进行规划,形成不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优选择;三是设计阶段,利用先进的“CAD软件”和“KS软件”,对措施地块和单元工程进行逐一测绘,继而编制出不同治理措施的施工图设计和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四是项目实施前,制定工程管理办法,从项目的前期准备、施工组织、工程质量、治理标准、质量要求、竣工验收、运行管护7个方面明确责任,为项目的组织实施奠定制度基础。
  二、注重规范管理,严格全程监管。按照前期工作精细化、施工建设规范化、竣工验收科学化、运行管护制度化的工程建设管理新要求,一是全面落实责任,要求建设单位负全责,项目乡镇保障协调,中标企业精心施工,监理单位全程跟踪、受益村组全面配合的全方位责任制;二是规范招标程序,首次在水土保持工程领域推行了合理低价摇号中标的招标办法;三是强化施工组织,技术干部分区分块到施工一线组织建设并推行“优质多做、劣质退出”激励机制;四是注重细化管理,设计施工逐地块精准化;植物措施生态林、经果林、饲草产业多样化搭配;机修梯田田间排数、排幅宽度、田面高程三项控制;鱼鳞坑与植物措施适生配套。
  三、注重土地流转,促进增产增收。根据农民意愿,积极施行土地流转,鼓励大户种植,规模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产业,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和适度规模养殖等,大力推动治理区的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推动治理区农民增收由农田产出向田林草综合增收转变。同时,注重投资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吸引民营企业家和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韩家梁小流域通过民营资本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620亩、设施大棚50亩;新寨小流域采取项目每亩补助600元,剩余由村民经济合作组织投资的办法,新修高标准基本农田300亩。各类水保建设项目逐步形成“民建公助”的新型投资模式。
  四、注重技术创新,多措并举推广。一是人工水平阶向机修水平阶转变。今年的大扁杏经果林机修水平阶配套率达到了98%;二是进行2.3公里土质护体、浆砌砖出水口沟头防护工程试验;三是梯田土方零平衡设计与施工,确保机修梯田田面控制高程以下土方得到100%利用,使梯田间沟岔有效填筑,确保单块梯田面积实现最大化;四是首次将梯田植物护坡措施由往年的单一紫穗槐栽种变更为紫穗槐和紫花苜蓿套种,既保证了梯田坡面有效保护,又达到了绿化美化效果;五是山顶缓坡大块地段新修高标准农田,零散坡耕地机修水平阶,栽植大扁杏,小于25度坡地新修大鱼鳞坑,栽植针叶林,大于25度坡地新修小鱼鳞坑,栽植灌木林,沟底结合三大林果产业建设要求,全部实现沙棘封沟,从而实现立体防护治理。
  五、注重长远实效,发挥三大效益。按照“山、水、田、林、草、路、园、村”的综合治理模式,全力实现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项目区新栽植4000亩大扁杏挂果后年可增240万元纯收益;栽植的1000亩丰产沙棘年可增加1200万元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