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市“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02-03 08:56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91
【字体: 打印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坡,矿产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备受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十二五”期间,榆林市抓住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扶贫开发路子,贫困区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贫困人口正在全面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2011年以来,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副省长祝列克多次深入榆林贫困区域调研扶贫工作,先后启动实施了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大规模移民搬迁,让贫困人口搬出大山“拔穷根”,实现全面消除贫困。省扶贫办主任郭汉文、市委书记胡志强、市长陆治原和副市长王长安等领导经常深入贫困区域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榆林扶贫备受各级领导关心、全市老百姓关注,全市各级深感责任重大。

  榆林被誉为中国的“能源新都”备受关注,而榆林的贫困则被经济的高增长和部分群体的高收入所掩盖。其实在榆林人眼里,榆林仍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扶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全市12县区中有7个县属于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片区,这些区域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让这些区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榆林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一思想认识

  凝心聚力攻坚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辖1区11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5.8万人。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以农为主,广种薄收,难以摆脱贫困。上世纪“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全市12县区均为国定贫困县,2000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结束后,全市国定贫困县减少到10个。经过新世纪前10年连续不断的扶持,截至目前,全市仍有8个国定贫困县。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以扶贫开发统揽贫困县农村工作全局,将农村工作重心向扶贫开发倾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科学发展、扶贫开发的重要精神,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扶贫开发是最大政治任务、群众脱贫是最大实绩的共识。全市农村工作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全面铺开,相继制定了《榆林市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榆林市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实施规划》《榆林市吕梁山片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白于山片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实施规划》《榆林市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规划》《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移民搬迁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榆林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实施意见》《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不定期研究扶贫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做到逢会必讲扶贫、下乡必看扶贫、定期检查扶贫。

  摸清贫困底子

  实施精准扶贫

  提高扶贫开发的有效性,必须做到有的放矢。面对长期以来贫困人口只有数量规模,没有具体到户到人,造成扶贫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扶农”,扶贫效果不理想。新一轮扶贫开发实施以来,我市针对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长期困扰扶贫开发工作的问题,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各县区分别组建了进村入户调查小组,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认定,将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扶贫方法等信息逐户建立了档案,同时将建档立卡信息全部录入了贫困户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动态管理。

  谁是贫困户,群众说了算。突出“民主”和“程序”,严格执行“一告知、两公示、一公告”规定,把贫困户识别工作话语权完全交给群众,责任落实在乡镇。抓住评议贫困户这一关键环节,充分让群众知晓政策、广泛参与、明白评议结果,最大限度避免了优亲厚友,防止村干部等少数人内定贫困户,出现人情户、关系户,造成评议不公、识别不准。

  贫困村、贫困户在哪,就将项目安排在哪,依托信息系统,对在册贫困户进行量身定制扶贫项目。几年来,整村推进项目必须全部是识别认定的低收入村,移民搬迁、产业项目坚持做到贫困户全覆盖,真正做到精准扶持。今后,我市将继续实行贫困对象对号扶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整合扶贫资源

  实施片区开发

  吕梁山片区7县和白于山区2县是榆林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市抓住国家实施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历史机遇,由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牵头,其它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围绕“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合力量、集中攻坚,综合治理、保护生态,加快建设、强化特色”的指导方针,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差别对待、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片区扶贫攻坚相关规划,全面推进片区攻坚,全市在片区投入各类行业项目资金301.03亿元,实施项目995个,有力地推动了片区县域经济发展。市扶贫办、市卫生局协调落实了国家卫计委定点联系我市清涧、子洲2县,启动了7县儿童营养包免费发放计划,为全市各县及乡镇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网络,捐赠了一批医疗设备。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我市与山西临汾市签订了共同发展百万亩山地苹果产业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吉县举办了“中国吕梁山特困地区有机苹果产业开发启动大会”,签署了“榆林市山地有机苹果项目建设技术服务协议书”,成立了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机苹果产业联盟,举办了有机苹果项目高峰论坛,展销了我市项目区4县20多家企业、合作社和苹果种植大户的苹果及农特产品。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66万元,新栽山地有机苹果4.1万亩,配套建设苗木基地185亩、果园灌溉项目5处、果库2个、养猪场6个、养羊场2个。山地有机苹果项目覆盖农户7350户,其中贫困户3310户,贫困户占45%。

  坚持“四化同步”

  建设移民新区

  安居乐业是山区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2011年,全市有44.3万搬迁对象居住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占全市农村户籍人口的15%。省委、省政府启动了陕北白于山区移民工程后,我市抓住这一机遇,把移民搬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广泛动员山区贫困户搬出来,改变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移民搬迁实施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四化同步”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采取城镇安置、工农业园区安置和中心村安置3种集中安置形式。4年来,累计财政投资21.34亿元,其中中省财政11.02亿元、市级财政10.32亿元,搬迁4万户16.3万人,先后建成了定边县衣食梁、靖边县海则畔二区、横山县兴丰社区、子洲县颐和小区和佳县王家砭工业园移民社区等一批千户以上现代化集中移民小区。为了缓解资金不足问题,我市积极创新移民模式,实施多元化战略,将扶贫移民搬迁与保障性住房政策相衔接,在政策保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释放搬迁户筹资能量,挖掘群众自筹潜力,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建设进程。同时,积极盘活市场存量房产,依托开发商或与城郊村合作建设移民小区,缓解了政府承建移民小区资金筹措压力,实现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共赢。对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特困户,采取政府兜底的办法,免费为特困户提供住房。

  在规划建设移民搬迁小区时,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业配套统筹考虑,改变了传统移民模式,避免了复制农村。全市已建成的移民搬迁小区全部实现了“水、路、电”三通,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全覆盖,大型移民社区均配建了学校和幼儿园,实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步到位。为了解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在定边县衣食梁社区配套实施土地整理项目5000亩,将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吸纳搬迁户劳动力就业;靖边县成立了移民搬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采取互助合作模式,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自主创业借款和劳务派遣等方式,确保移民户稳定就业。

  搞好整村推进

  建设美丽乡村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榆林市按照“科学规划,资源整合,部门共建,整体推进”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坚持产业优先,瞄准贫困人口,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综合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321个村启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38亿元,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项目资金7100万元,用于贫困村整村推进、贫困村环境改善和小型生产性公益设施、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据统计,新修和维修村级道路609公里、生产道路1852公里,新建水井、集中供水站等人畜饮水项目1780个,新建和维修桥梁47座,改造基本农田2.84万亩,种植养殖业覆盖贫困户3.5万户,1.2万户贫困户实施了改灶、改厕、改圈和整治人居环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促进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培育特色产业

  确保稳定增收

  贫富之差就是产业之差,没有贫困人口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贫困人口脱贫很难。为此,我市依托羊子、红枣、杂粮和设施蔬菜等地方主导产业,将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通过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持之以恒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确保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8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4.07亿元、互助资金借款2.21亿元,扶持农户11.78万户,扶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投入财政资金2.7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土地治理25.2万亩。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将贫困户的帮扶资金以股份形式投放到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由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牵头经营,贫困户按股分红,吸纳部分贫困户在龙头企业务工,提高工资性收入,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

  扶智扶贫并举

  提高就业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脱贫致富的长远之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为此,我市坚持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移民搬迁户和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680万元,完成“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任务2.28万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8000人,有效提高了贫困户适龄劳动力整体素质,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结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开展舍饲养殖、科学种植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6万人次,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增收致富能力。中省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264.3万元,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工程,8984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扶助,在解决贫困家庭因学致贫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社会各界互动

  形成扶贫合力

  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责任,扶贫没有国界,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实施“两联一包”定点扶贫工作,组织中省市县2020个部门和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捐款捐物折资和引进资金5.84亿元;动员民营企业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安排1120个企业帮扶1205个低收入村,落实投资2.95亿元,为贫困村干了不少实事。2014年,为了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启动实施干部驻村联户帮扶活动,省市县三级898个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878个、驻村干部2000多名,在1074个贫困村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结对帮扶贫困户1.8万户,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087.7万元,引进资金2428.1万元,实施项目323个。同时,强化扶贫国际合作,精心组织实施世行五期项目,累计投资1.2亿元,188个项目村实施了CDD项目(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08个项目村实施了CDF项目(社区发展资金),成立互助社71个,累计放款490.5万元,惠及26个乡镇、221个村,覆盖农业人口7.9万人。

  强化监督管理

  提高扶贫效益

  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扶贫成效。“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中省要求,遵循“简政放权、公开透明、依法严管”的原则,将中省扶贫资金切块下达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由县级政府按照扶贫规划、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和资金管理办法,自主确定扶持项目。市级配套资金在兼顾平衡和绩效的基础上,实行竞争性分配,确保项目资金真正用到贫困村、贫困户,发挥最大扶贫效益。项目管理中全面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市县扶贫部门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规范化监管体系。市办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扶贫项目检查、验收,不定期对各县区资金项目运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高效运行。

  挥汗扶贫不畏苦,春华秋实应有时。4年来,全市脱贫38.57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榆林扶贫工作也先后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的表彰。回首过去我们倍感欣慰,放眼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将坚定不移,扎实苦干,精准扶贫,努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与全国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榆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钟毓睿、高操奇撰稿)

  数说扶贫

  贫困底数:2011年,按照2500元的省级扶贫标准,全市有贫困人口87.34万人,贫困发生率29%,占全省775万贫困人口的11%。2014年,根据建档立卡方案重新摸底后,全市在册贫困人口60.53万人,贫困发生率20%;确定低收入村1074个,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投入情况:“十二五”以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27亿元,较“十一五”财政扶贫资金投入9.36亿元增长223%。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3.15亿元,较“十一五”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86亿元增长360%。

  扶贫成效:实施移民搬迁4万户16.3万人,321个低收入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持产业化项目335个,成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61个,累计发放借款2.21亿元,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07亿元,栽培山地苹果4.1万亩,扶助贫困家庭大学生8984人,“雨露计划”培训贫困户劳动力3.08万人,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6万人次。世行五期扶贫项目覆盖221个村。898个单位2000多名干部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各类项目覆盖贫困户15.4户,4年累计脱贫38.5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