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能源新都的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15-07-09 09:28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572
【字体: 打印

    在靖边县乔家湾乡境内,粉红色的荞麦花在朝霞映照下格外壮观迷人。远处是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资料照片)。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10余年来,榆林一跃成为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和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据统计,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005.7亿元,同比增长9%,特别是中煤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等投资过百亿元的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调结构转方式——

  促基地建设转型升级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是以当地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为依托,集资源开发与加工转化为一体,以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能源化工基地。经过10多年的建设,该基地已成为重大项目的集聚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10年来,我市已成为国家优质煤炭供应的重要基地、全国油气当量第一大省的核心区域。据统计,2014年全市原煤产量3.62亿吨、原油1231万吨、天然气163亿立方米,分别为全国总产量的9.3%、5.8%、12.5%左右,约占全省总产量的69.6%、32.7%、39.8%。从2003年开始,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三个转化战略,着力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形成煤电、煤化、载能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转化产能煤基甲醇180万吨、煤制甲醇醋酸20万吨、聚氯乙烯135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60万吨。兰炭、金属镁、电石、铁合金等特色载能产业正向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园区的质量决定能化基地建设的高度。记者日前在锦界工业园区神木县金联粉煤灰制品公司看到,一排排加工好的砖块摆放在厂区,并不时有前来购买砖块的商家。“我们的生产原料大多来自国华锦界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及电厂蒸汽、煤矿疏干水,经全部综合利用后,实现煤、电、建材一体化的产业链自行闭合,并达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零排放’的目标。”该公司生产部副经理陈爱洁介绍。据了解,该公司每年可利用粉煤灰160万吨、炉底渣40万吨、脱硫石膏30万吨、电石渣50万吨,节约粘土150万立方米、标准煤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960吨。

  近年来,我市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深度转化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生态效益好、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市目前形成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区,重点发展煤电、载能产业;榆神工业区定位为高端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总投资超千亿元的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已获得核准;榆横工业区新建项目工艺以煤电一体化、煤液化、煤制烯烃、煤制芳烃为主。还有靖边能源综合利用园区利用煤油气赋存一地的优势,以煤、油田伴生气、渣油裂解干气三种原料结合生产烯烃下游产品,园区煤油气利用项目被联合国确定为“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等。一个个高标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正成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强劲“引擎”。

  “风光”产业好——

  新能源发展前景广

  提起榆林,人们常常因煤油盐气丰富的资源赞叹,但在这个享有中国“科威特”之称的“光环”外,我市更凭借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全力开启了新能源发展时代。

  我市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以定边、靖边两县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具备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条件。同时我市也是全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之一。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一大批光伏电站和风电项目,已经建成靖边鲁能风电场、国电定边繁食沟风电场、国华靖边20兆瓦以及榆神协和生态20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等一大批工程。如今,当你行走在定边等平缓的山头上,可见一片片硕大的风机叶片在徐徐转动,以及一排排矗立的太阳能光伏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一批光伏电站和风电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市正在成为全国新型能源的战略高地,并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我市建成全国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投运陕西省首个风电场、首个大型光伏电站,全市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58万千瓦(风电装机12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8万千瓦),榆林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面建成,能源结构由化石开发为主向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开发并举转变。深入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持续淘汰落后产能。

  大手笔打造——

  18个百亿元能化项目

  今年7月底,投资164亿元全球第一套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将投料试车。这意味着我市又一个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即将运营生产,是我国煤洁净利用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公司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吨油品催化剂消耗低,为国内外同类催化剂消耗的30%左右;柴油选择性高,柴油收率达75%以上。同时具有操作稳定性好、产能高的优势,单系列生产能力达114万吨/年,为国内之最;碳转化率高,煤气化单元采用兖矿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拥有专利技术17项,单炉日处理煤量约2000吨,碳转化率高达98%—99%。”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十二五”以来,我市一批百亿元重大能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有锦界煤电一体化一二期工程、陕西有色铝镁合金项目建成投运,延长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2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陕西未来煤间接液化、神华甲醇下游深加工项目年内即将建成,华电煤基芳烃、延长西湾煤化工、陕煤化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项目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二期、陕西未来煤液化一期后续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近期国家同意建设世界最大单体煤化工项目——神华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三个转化”战略实施取得重大突破,将对陕西乃至全国资源深度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其他百亿元项目也正在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为了扎实推进这些重大项目建设,我市成立百亿元重大项目推进专门小组,并建立市、县、乡主要领导垂直立体包抓体系和实行百亿元重大项目双月调度制度,协调解决制约重大项目推进的具体问题。特别是立足榆林产业发展实际和转型需求,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及陶瓷产业、塑料产业等相关规划,策划包装一批百亿元项目,促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高起点编织——

  能化基地宏伟蓝图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当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在我市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以陕西等地为重点地区稳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示范工程,建设长庆千万吨级大油田,加快鄂尔多斯盆地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将榆林列为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并将在榆打造陕北煤炭基地、鄂尔多斯油气生产盆地、大型煤电基地,实施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工程。

  “十三五”期间,榆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将继续贯彻执行“三个转化”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机遇,科学合理利用煤、油、气、盐、风、光组合资源条件和优势,按照“一体化、大型化、基地化、循环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模式,采取资源与创新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方式,以“两区六园”为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高载能、油气加工和新能源六大能源化工产业板块,打造榆林国家级能源生产基地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