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市抓住四个重点发力质量强市

发布时间:2015-09-28 10:02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96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建立宏观质量管理新机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品牌战略、巩固质量基础建设等,使得全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质量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中,府谷县、靖边县、榆阳区、定边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质量兴省先进县(区)。全市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国家驰名商标2件,陕西名牌产品36个。

  宏观质量管理建立新机制

  制度建设是保障。为了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我市先后出台了《榆林市推进名牌战略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今年5月,又召开了质量强市工作联席会,出台并印发了《榆林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和《榆林市2014—2015年度市级政府质量考核评分细则责任分解表》,落实了全市质量强市工作组织、目标、责任。全市12个县、榆林高新区等分别出台了质量兴县(区)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建立了质量强市工作联席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质量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7个成员单位都按照分工积极配合协作,共享资源信息,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全市各个层面形成了政令畅通、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

  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成效

  作为质量强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市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其中,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建立了41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初步形成了辖区执法主体责任机制、重点质量案件挂牌督办制度、执法联动机制及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各县区积极行动,横向构建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纵向形成市、县、乡、村“四个层级”的联动机制。在其他各方面、各领域,都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质量监管制度,为质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为了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我市还建立了完整的申诉处理机制,完善了投诉和处理流程,实行24小时接听制度。同时实行网上受理、网上指挥、网上分流、网上办理、网上督查。各县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受理举报机构,全市消费者维权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运行通畅,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质量品牌战略有了新突破

  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梯次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进一步推进了品牌发展战略。今年,新推荐12家企业12个产品/服务项目申报省名牌产品,其中,推荐定边县五洲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陕西省服务业名牌,是我市首次在服务业范围内实施名牌战略,为今后服务业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树立了标杆。

  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我市积极推荐了全市范围内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使用地理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其中,“靖边土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靖边羊肉”正待国家总局公告,“子洲黄豆”于今年5月正式向省局申报了对该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著名和驰名商标方面,认定“蒙赛尔”等31个商标为陕西省著名商标,新推荐“白泥井”等22个商标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15年度陕西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和申报工作正在开展中。

  质量基础建设得到新巩固

  质量基础建设是增强质检事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我市积极支持国家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中,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运行。同时,全市依法设置的涉及国计民生、健康安全、食品检验、环保监测、卫生疾控、建筑工程等14个行业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62家。先后成立了榆林市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12县区农产品检测中心,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建设。

  我市还不断加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人才建设投入机制。先后组织400多人参加了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的培训考试,强化了专业技术队伍人才建设。此外,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和技术员的培训考试,今年以来,在食品检验、药品检验、计量测试等方面引进专业高层次人才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