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好人:塞上最美的风景

发布时间:2016-05-30 11:22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74
【字体: 打印

    榆林的大街小巷,“榆林好人多,好人在身边”已从一句口号变为全市干部群众践行的“新常态”。

  榆林人骨子里热情好客、厚道直爽而有担当。从延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涌现出一大批模范人物和模范事迹。从“三边义人”白文焕,到上世纪70年代农业典型高西沟、榆阳区女子民兵治沙连,再到80年代同时获得陕西省委和山西省委表彰的黄河船夫任凤祥以及牛玉琴、石光银等一批劳动模范,都是榆林正能量的传播者。

  好人已成为塞上榆林最美的一道风景,是人们身边最鲜活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材”。

  寻找好人——

  深入挖掘身边好人好事

  去年7月,《陕西榆林村支书张文堂投资4亿为全村村民免费建别墅》首先见诸《榆林日报》报端后,全国各媒体第一时间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好人在榆林”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如今,在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村,一排排漂亮的楼板房依山而建,79岁的黄兴老汉乐呵呵地和几个老弟兄坐在里面拉家常:“前几年,儿女们常劝我到城里去住。现在啊,咱们条件也好了,是他们一天往回来跑了。”以前的黄家圪村是穷得出了名,现在黄家圪村早已在企业家张文堂的带动下,由“穷圪”变成“富圪”——不仅村里的水、电、林、田、路等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有半数村民住上了别墅,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万元。

  “回报社会,不在于钱多钱少。”张文堂的这句话代表了不少榆林企业家的想法。越来越多的榆林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本、勇于担当,集体转身做公益,成为创业致富、回馈社会的新标杆。

  “我挣钱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花,社会需要这些钱。”在谈到为什么把那么多钱用于扶贫帮困和爱心老年公寓等公益事业时,府谷县民营企业家刘彪的话质朴而有力。

  为了让这些常年隐匿于民间、一直默默无闻的榆林好人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媒体开设“感动榆林和好人榆林”“身边好人”“百姓故事”“身边的雷锋”等专栏,通过记者下基层寻找、有关部门推荐、群众推荐、设立好人好事热线等多种方式,长期寻找、刊播好人事迹,旗帜鲜明地弘扬道德正能量。

  35年致力于聋哑儿童教育的“中国式莎莉文”杨钝,用爱心打开聋哑儿智慧天窗的马小琴,5年累计送出700万份爱心早餐的“爱心香粥发起人”贺军,从激流滚滚的黄河大浪里救出83人的“黄河最美船工”任凤祥,被誉为“父亲的眼睛,母亲的双手”、多年坚持照顾患病父母的段红艳……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被挖掘出来,出现在“榆林好人”长长的名单中。

  宣传好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弹起我的三弦定起个音,众位明公仔细听。咱们榆林好人多,好人好事在身边,黄河船工任凤祥,浪里救起八十人……”2013年8月26日下午,榆林市凌霄广场东侧的台阶上人山人海,有近3000人聚集在此,全神贯注地听“陕北说书”。

  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说书来宣传道德教育是榆林市不断创新“好人宣传”形式的缩影。邀请好人参加文艺活动,在广场集中摆放好人事迹宣传展板,播放好人事迹短片,请好人进学校、社区、机关单位讲述自身故事……榆林掀起一股“向好人学习,做别人身边榆林好人”的热潮。

  据统计,在2014年7月正式上线的“文明榆林”微信平台,开设的“榆林好人”“好人365”“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版块收获大量关注,目前已有粉丝481200人。

  评选好人——

  传播道德正能量

  榆林市民营企业家方光玉得知榆林要开展好人评选活动后,主动提出每年出资100万元,10年累计出资1000万元,设立“榆林市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用于榆林好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慰问帮扶等活动,对包括美德少年、美德教师、诚信商户、最美医生、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榆林好人进行奖励。

  为了开展好好人评选工作,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由8个部门组成的组委会,落实专人负责评选工作。评选活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先在基层开展社区、乡镇、县区、行业好人评选活动,再由市上推荐后进行评选。榆林专门设计研发“榆林好人”网络投票系统,通过报纸、网络、短信、QQ群等形式,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登录榆林新闻网等网站为“榆林好人”候选人进行投票。同时,召开各界代表评审会议进行评审,最终结果经组委会审核评定后在市级主要媒体公示。每年的“榆林好人”评选环节都在不断更新完善,陆续新增手机点赞和“千名公众代表”投票环节。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评选出各类“榆林好人”631人、提名奖413人、“榆林好人楷模”7人。

  培育好人——

  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添砖加瓦

  2013年,200名城市公共文明引导员正式上岗,他们站在榆林城区街头,指挥乘客文明出行,帮助有困难的人。无论天气有多恶劣,都可以看到他们坚守的身影。遇到群众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公交司机不按位置停车、路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他们都上前教育;群众乘车找不到路、孩子坐车忘拿钱、老人单独过马路有困难,他们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大家从一开始对我们的抵触到满意接受,每个文明引导员几乎都受过白眼与嘲讽,但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感动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配合我们的工作,争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文明引导员白珍说,现在还有群众会给在工作中的引导员递上一瓶水、一张纸巾。

  榆林扎实开展“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和“学习雷锋、日行一善,争做榆林好人”全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省率先成立志愿者服务总会,在全市所有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常年坚持开展以社区“邻里守望”为重点的社区“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的志愿者们还分赴社区、街道、广场、公园、公交站点、服务大厅、机场、车站、军人疗养院、聋哑学校、儿童福利院等志愿服务基地,开展爱老敬老、扶贫帮困、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安全、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253个,在册志愿者人数达16.75万人,通过“志愿云”系统注册志愿者72900多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700多个,成立品牌志愿服务团队40多支。

  争当好人——

  好人成榆林最美风景

  榆林市道德模范和榆林好人评选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成为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清涧县的一位首届“榆林好人”获得者在拿到5000元奖金后,将其全部捐助给贫困户,实现爱心传递。子洲县李孝河办事处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评为好媳妇后,对妯娌们说:“照顾公婆的事,你们谁也不要跟我争,趁我还能行,先让我好好伺候80多岁的老人。”榆林星元小学开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争做榆林好人”活动以来,不少孩子学会帮父母做饭、打扫卫生,还会买菜、撕掉路边栏杆上的“野广告”,该校师生一年就能做善事数十万件……

  如今,贺军的“爱心香粥”组成一个团队,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这里面包括许多孩子,他们有的将自己的零花钱积攒下来买成米面,送到爱心香粥发放点,有的利用周末闲暇志愿服务、爱心施粥;而在佳县的黄河岸边,全国道德模范任凤祥已不再是一个人,2013年6月,他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更多的队员轮守在黄河岸边,上演着爱心接力,2014年11月,任凤祥志愿服务队登上陕西好人榜。

  2014年8月12日,年仅7岁的神木女孩王雅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父母的帮助下无偿捐献出一对眼角膜、肝脏和肾脏;当年12月8日,绥德公安消防中队把被弃女婴送往医院救治的消息被发至网上后,短短几天点击量突破2000万,“呐喊哥”的美名顿时传遍大江南北。替亡夫还债仍不忘教育子女的诚信市民姬春梅,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大伯哥的好媳妇陈凤玲,40年照顾四位公婆和瘫痪丈夫的好人楷模阮吊则,20多年扎根深山既当老师又当妈的乡村教师杨增叶,48载守卫佳县百姓健康的好医生路生梅,用微薄收入行走公益路、帮助他人传爱心的最美工人高利兵等一批好人不断涌现。

  截至2016年4月,榆林市有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8人和1个团体入选“中国好人”榜,25人获陕西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23人和3个团队入选“陕西好人”榜,4人当选“感动陕西年度人物”。这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这些感人的坚持和奉献,阐释了榆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为榆林的转型发展聚集了强大的正能量。

  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继续搭建一系列平台,扎实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德与行更好地结合起来,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城市社区到乡镇农村,从厂矿企业到田间地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榆林好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