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把非公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底盘”和结构调整的重点,非公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对稳定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带动产业转型、推进县域经济、激发创业创新、促进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十二五”初到2016年底,榆林市非公经济组织由12.8万户增长到17万户,占到全市经济组织总数的90%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由828.49亿元增长到1164.6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6.1%增长到42%,占比提高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由489户增长到576户,净增87户;认定省级“三星企业”190户;组建民营小额贷款公司66户、融资性担保机构16户;2户民营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榆林市企业挂牌上市“零突破”。
促进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2014年以来,榆林市先后选派35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开展咨询活动8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20人次,有效解决了部分企业人才需求难题。全市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由2011年的59.05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80.5万人,占全市在岗职工总数的80%以上;支付劳动者报酬从2011年的11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6亿元,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小企业产业与改革发展的“先锋队”
“十二五”以来,榆林市非公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三个转化”总体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原煤、原盐为主的五大产业链条,在新型建材产业、土特产加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的非公经济发展新格局。防寒服产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现有3件全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著名品牌、11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中纺联授予榆林“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煤制油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天元、富油等非公企业创造了“榆林版煤制油”;金属镁产业产值突破27亿元,产量达到世界的40%以上、中国的60%以上;电石产业累计产值突破24亿元,推动了榆林煤电载能等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兰炭在国家层面被列为洁净煤,成为京津冀鲁地区替换烟煤的主力军,产值突破43亿元。20多户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中外合资的“南梁模式”、国资控股的“北元模式”、民资控股的“奥维乾元模式”等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十二五”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压力,榆林采取“千企计划”、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建立银企联盟、推荐“榆林好产品”等举措,帮扶民营企业1000多户,辅导中小企业100多户,帮助969个非公经济项目获得中省市各类帮扶资金近2亿元,帮助136户企业取得银行贷款141亿多元。全市已有7个县(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居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府谷、吴堡等县的非公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各县区依托特色资源,建成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20个,入驻企业372户,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76亿元,工业销售产值736亿元,上缴税金60亿元,拥有从业人员5.22万人,支付劳动者报酬40亿元,有效推推了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
“十二五”以来,榆林市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42项,开发新产品50多个,攻克技术难题200多项,取得省级科技项目200余项,获得中、省项目资金近2亿元。取得市级重大科技成果213项,申请专利4896件,技术市场总交易额突破20亿元。仅羊毛绒企业就取得6项国家专利。组织实施兰炭清洁化、金属镁冶炼、白绒山羊繁育、长柄扁桃示范推广等10多个重大科技产业项目,惠及科技型企业160多家,新增收入81亿元。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拓展经济发展形式,注册电子商务企业951家,家政物流企业497家,合作社9676家,开设电商网点1000多个,高新企业孵化中心、榆林电商创业孵化园初具规模,“双创”发展初显成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源动力”
近年来,榆林市各级部门和社会组织以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投入公益事业发展资金近百亿元:榆阳区26户煤炭企业集资5.4亿元迁建榆林第一中学;神木县288户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11个行政村,捐助“三大基金”38亿元;府谷县500多位民营企业家捐资18.68亿元支持教育、卫生等事业;陕西荣民集团投资上亿元帮扶定边县海则梁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了农村农业发展新模式;榆林市文昌集团投资10.1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建成69.5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经济适用房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