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榆林中心城区交通严管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7-07-14 14:5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79
【字体: 打印

   

“觉得城里一些路段,特别是新建路,好像变宽了不少。”说起两个多月来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变化,市民王晓笑着说。

新建路当然没有变宽,变了的是秩序。按照市政府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要求,中心城区新建路、人民路、长城路、榆林大道等四条市政道路从5月1日起开启了“严管”模式。而秩序的改变引起通行能力的提高以及给市民们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就是严管的显著成效。

对比——

汽车、摩托车、行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严管街上的每一个交通参与者,行为和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在行车道东侧停车,是严管街政策实施之前新建路上的常态,部分路段、特定时间甚至会出现两排、三排违规停放的机动车。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需要时时靠路边进站的公交车。对于严管之后的变化,公交驾驶员们的感受最为直观。“确实好多了,进站时终于能真正实现靠边停车了。”每天要驾车在新建路往返多趟的公交车驾驶员李师傅说。

在现行的交通法规下,机动车在路口右转时,不受红绿灯限制,按理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实际生活中却不然。比如说长城路与榆阳路十字,在“严管”之前,想要从长城路右转进入榆阳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围几座大型商城和写字楼聚集了大量人流,不少人为了一时方便,会把车停在右转车道上,从而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不能顺利右转。现在好多了,这样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市民郝鹏说。

以往很多交通秩序的整治,对象仅仅针对的是汽车。但实际上,在当前榆林中心城区的交通环境参与者中,摩托车和行人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元素,对交通秩序造成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借严管街推行之机,市交警支队安排部署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对摩托车乱停乱放、逆行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在新建路两侧通过加装护栏的方式,引导行人从相对固定的位置过马路,净化交通环境。

“不用再时时处处担心会有行人突然出现,感觉道路顺畅了很多。”这是市民牛军的感觉。

启示——

政府的决心+针对性的措施+相关部门的执行力,是一项工作或决策成功的保障

4月27日,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召集辖区内各医院、学校、重点单位、企业负责人就严管街及“百日行动”工作进行讲解、动员。交警二大队队长罗海俊在会上用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来表明市委、市政府加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决心和交警部门坚决执行上级决策的态度。“严管”模式开启后,交警部门也用实际行动尽职履责,才有了今天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的全新面貌。

很多市民都觉得,从5月1日起,在中心城区道路上看到交警执勤的次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得多。

新建路是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最复杂的一条道路。为了加强对新建路的管理,二大队专门抽调17人组成了整顿小组。每天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9点,对新建路实施严管。“人民路至广榆路安排3个人,榆阳路至汽车南站进站口之间安排3个人,其余路段则采取警车不定时巡查、蹲守的方式,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管控和整治。目前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4000起,制作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2000余份,其中乱停乱放1800余起。”整顿小组成员马静介绍说。

就是在这样不遗余力的严防死守之下,无论是违法行为的数量,还是群众接受的程度,都体现出了交通秩序趋好的迹象。

5月1日至7日,严管第一周,交警二大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97起;到了6月17日至23日这一周,成了442起,6月24日至30日,降为253起。虽然其中因受天气、节假日等因素影响,数字略有反复,但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同时,群众对于严格执法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当事人对干警的正常执法表达异议或不满,我们也承受了很大压力。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马静说。

虽然成效显著,但到目前为止,还只能说是阶段性的成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制度,希望能一直持续下去。”王晓的话,代表了多数市民的态度。

记者手记

让决策与执行互相成就

其实,刚开始不少人对于这个“严管街”并不看好。原因很简单,太难。

榆林中心城区车流量最大的几条街,用一种与人们之前很长时间里养成的习惯截然不同的制度去管理,而且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真的不容易。但从两个多月的整治情况来看,在多个执行部门、特别是交警的不懈努力下,这项在推出之初被贴上“怀疑、担心”等标签的工作,成效良好。

在记者看来,这是决策者的里子和执行者的面子的双丰收。而这样的里子和面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政府的决策为相关部门的展现能力和执行力提供了平台,决策者的里子成就了执行者的面子;执行者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很好地展示了决策者推行这一工作的决心,执行者的面子同时撑起了决策者的里子。

就这么互相成就,挺好!

如果每一项工作的决策和执行都能互相成就,更好!

文图/本报记者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