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日益庞大的老龄化群体,我市始终紧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拓展新的养老服务渠道、探索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日间照料:家门口建起“托老所”
“有个头疼脑热不出大门就能得到治疗,一日三餐不用操心,还能和老伙伴们聊聊天、打打牌。来到这里后,不仅不会耽误孩子们的工作,也让他们更放心了。”在崇文路学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0岁的郑思荣告诉记者,2015年中心成立时她就来到了这里,3年多来一直过得很舒心。
受传统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们身边的多数老人依然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很多老人因年龄偏大生活多有不便,儿女又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为解决这一问题,2015年5月,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办事处依托榆林医专附属医院成立了我市首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集“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活动”于一体,共设床位20张,现有工作人员80余名,另配置有老年活动室、康复锻炼活动室、书画阅览室、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护理室、医办室、评估室、档案室、健康检查室、日间休息室、心理辅导室等。投入运营以来,累计签订协议的老人已达120余名。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其实就是‘托老所’,它的概念及运营方式就像幼儿园一样,老人白天于此吃住,晚上则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榆林医专附院院长助理罗雄说,该中心主要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心理疏导及读书、看报、上网、聊天、健身等休闲娱乐服务,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养老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达20所,提供床位353张,省级福彩公益金为每所日间照料中心补助资金60万元。今年,我市还将规划建设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养老服务机构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
智慧养老:一键呼叫24小时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退化,社会养老机构还存在床位不足等问题,寻求社会资源支持家庭养老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依托现代通信技术构建的“虚拟养老院”便应运而生了,绥德县光彩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家为高龄、空巢、特困老人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的“虚拟养老机构”。
“我们是绥德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老人们足不出户,只需轻轻按下按键,就可以享受到传统养老院里的一切服务。”光彩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王伟告诉记者,通过在家中安装“一键通”呼叫器,中心可以为老人提供米面油和药品代购、家庭保洁、家电维修、家庭护理、康复保健按摩等日常生活服务,并可提供24小时医疗急救。另根据详细登记老人信息,该中心还可按照老人需求,安排中心服务团队、第三方服务商、志愿者进行各类服务,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看到工作人员把水瓮装得满满的,耄耋之年的独居老人张应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此前,张应兰吃水一直非常困难,每次买水都要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全部装满,每天的洗脸水甚至都要攒起来洗衣服。光彩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老人安装了“一键通”,上门帮老人送水、洗衣服,并向老人承诺她今后的吃水问题都将由服务中心解决。
“‘虚拟养老院’能降低政府养老成本、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并有望成为未来养老的一种主流模式。”王伟说。
互助幸福院:留守老人的乐园
9月5日,走进榆阳区牛家梁镇常乐堡村老年幸福院(总投资680万元,设有单、双人间60间),首先看见的就是干净整洁的庭院,错落有致摆放的花草,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因子女常年外出务工,88岁的苗成仁和老伴是第一批搬进村老年幸福院的老人。“没想到还能住进这么敞亮的新房子,电视、卫生间一应俱全,而且吃住全部免费。现在有时间,我就到院子里看看风景、锻炼锻炼,要么就和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苗成仁激动地说。
常乐堡村老年幸福院正是我市农村互助幸福院的一个缩影。
“养老工作的重心在农村,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任务迫切而艰巨。”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事务科科长陈和平说,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年轻人向城镇集中,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农村老人空巢、独居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养老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民生问题,并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空巢化、部分老人失能化“四化”叠加的特点。
为了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2013年以来,我市已累计资助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851所,目前建成运营641所,拥有床位6520张,正在建设210所,为广大农村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以互助交流、餐饮临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为主的日间照料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繁荣发展。
医养结合:给特殊人群一个“家”
“快,快推我去窗户边坐着晒晒太阳。”这是瘫痪19年后又奇迹般坐了起来的尹买旺说的第一句话。
作为榆阳区鱼河峁镇的五保对象,尹买旺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双亲,1999年又因事故导致双下肢截瘫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几年后负责照顾他的姐姐也突然离世。由于缺乏专业护理,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甚至“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在等死”。
2016年11月,榆阳区民政局通过摸底调研,将尹买旺确定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随即将他接入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康复师持续开展的截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松动术训练、微波气压疗法治疗下,他的双下肢肌肉萎缩及腰部僵直症状明显改善,全身压疮也全部治愈。
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万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7%。为解决这一难题,榆林高新医院与榆阳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集中供(托)养”模式并试行,把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融合,依托二级医院的医疗资源,逐步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解决老年人及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养老服务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不仅为政府、社会和监护人减轻了负担,同时提升了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贫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榆林高新医院党委书记李源告诉记者,该院通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不换房间不换床位的情况下,随时可由“养老模式”转入“医疗模式”,并完成检查诊断、打针输液等医疗流程,医保报销服务自动跟进,打通了医养“绿色通道”,为养老、失能半失能、术后康复护理等社会老人提供服务,解决了医院里不能养老、养老院不能看病的难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情有所寄、心有所安,为特殊人群提供一个真正的家。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3家,神木市、定边县今年也已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