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员会

我市扎实搞好“三农”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0-06-23 10:29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910
【字体: 打印

作为中国第一产能大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以农民增收为龙头,开辟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使全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
    与200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48.8亿元相比,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117亿元;全市粮食总产量也由2005年的106.23万吨增到152.7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7元,较2005年的1803元有大幅度提升,增幅居全省第一;全市特色产业种养覆盖面达到70%,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
    围绕建设“全国知名、陕西一流”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目标,我市提出全面实施“5695”工程,现全市建成14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4个示范乡镇,1个示范县。全市马铃薯面积276万亩,红枣170万亩,羊子饲养量775万只,玉米面积170万亩,小杂粮面积280万亩,蔬菜面积29万亩,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5000多个,龙头企业113家。

从2006年开始,我市还开展5大类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创建面积达33.4万亩,创造全国高产纪录34项。高产创建单位面积扩大到十万亩;作物类型扩展到马铃薯、小杂粮、蔬菜、大豆等;小杂粮开创全国高产创建先河;2009年,全市7类农作物创造了14项全国高产纪录。
    以畜牧业、设施蔬菜、水产业为龙头的“四季农业”也正在兴起,2009年设施蔬菜种植5.7万亩,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畜牧业实现产值45.8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2%,渔业养殖面积、产量分别由2006年的11585公顷、4700吨增加到现今11605公顷、4960吨。

                           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2006年,我市经过反复实践,形成新农村建设创新体系“三沿三型”布局规划战略,全市1200个新农村推进村,全部按照规划要求,实现科学布局。
    我市还大力开展“十、百、千”工程,打造米脂高西沟、靖边尔德井、横山白峁岔等10个新农村样板村;巩固提高168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从2009年起,每年启动建设240个新农村重点村,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1200个重点村建设成“产业发展形成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中,我市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培训、万名干部下乡,千家企业帮带活动,全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从2004年起,我市逐年对全市10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从2006年开始,我市抽调万名干部下乡包村,仅市直部门包村干部就为帮扶村争取或达成意向资金1240万元,项目138个;2006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实施“千企帮带、村企共赢”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活动,参建的民营企业已达730户,对口帮建855个村,帮扶资金3.8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67个,通过产业带动农民直接受益8.2亿元,受惠群众20多万。
 
                            生活幸福的新农民
    榆林每一次的迈进都让 293万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
    我市各级积极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重点解决群众吃水、行路、上学、住房等民生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覆盖面达到3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91.4%;新农合住院保障14万人次,神木县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人员52.14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农村低保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医疗累计救助1.4万人;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3.64万平方米、6835套;廉租房33.6万平方米、6662套,保障家庭累计达1.19万户。
    2010年榆林启动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翻开榆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崭新的一页,几十万农民将摆脱贫困的“阴霾”。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44亿元,贫困人口减少85.1万人。三年里,我市解决9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等全市饮水最困难的农村人口吃上了放心水。2007年到2009年,我市共落实各级财政补贴资金1.26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7.88万台,直接受益农户达7765户。     (转载)